本学期的预约课,我上的是牛津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 After school A部分的课文,这节课主要教学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形式,A部分含有两个与课余活动相关的连续性场景对话。场景一讲的是下午放学后高山在寻找王兵,他从李老师处得知王兵也许和Mike在操场上打篮球,便决定也去操场打篮球。场景二讲的是高山去操场的路上遇到了Helen,交谈后他该变了主意,决定和Helen一起去图书馆帮苏海和苏阳打扫卫生。我们在第六单元里已经学过了现在进行时的特殊疑问句及其肯定与否定的回答形式,在备课时,我就准备从这里入手,由已知过渡到未知。先由一个小游戏开始,让学生先熟悉Is he/she …?Yes, he/she is./No, he/she isn’t. Are they…?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能先试着用这些句型问一问,再转入课文导言的教学,猜一猜高山在做什么,自然过渡到下面的场景中去,在任务设计的板块,根据课文中的主要教学点,设计了几个我们熟悉的人物,图中写明他们在做什么,采用同座位猜谜的方式让孩子们练习本节课学到的重点句型,效果比较好。
本学期我的研究主题是作业主题的研究,我理解的作业中包含课堂与课后两个部分,课后的作业很好理解,而课堂上的作业应该包含老师上课时的任务。
本节课我的作业设计是这样的:
1.Read Part A and try to recite.读熟课文并试着背诵
2.Copy Part A 抄写A部分课文
3.Complete the activity after class.课下继续完成这个活动。
作业的前两项为常规作业,而第三项是课堂最后的任务设计的延续,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是因为想让学生继续巩固课文所学,二是使课堂活动延伸至课外,作为课后学习的素材。
课堂上最后一个任务是一个含有“信息沟”的活动:
Task: Where are you going after the English class?这节英语课后你打算去哪里呢?在图中选择你想要去的地方。你的同桌可以通过看他手上的那张图来告诉你。下面的句子可以帮助你们完成对话哦!
课堂上使用的图片中包含以下信息:
Miss Li, in the library, Ben, in the classroom, Liu Tao, in the music room, Mr Green, in the office, Su Hai and Su Yang, in the playground 同桌的另一个同学手上拿的卡片中有着以 上人物正在做的事情Miss Li is reading books. Ben is drawing pictures. Liu Tao is playing the guitar. Mr Green is cleaning the office. Su Hai and Su Yang are skating.需要同桌进行互相提问才能够把图片上信息了解完整。我这样设计活动的原因:有了信息沟的隔断,游戏会变得更加有趣,并且学生在互相提问的过程中,他们也能使用到本节课的基本句型。在课堂活动时,学生因为想知道这些人物正在做什么,都在积极地使用句型问同桌,并能够了解到这些信息,课堂效果比较好。
在课堂活动的设计方面,也有不少含有“信息沟”的活动,例如在正式进入课文之前,我和学生玩了一个Guessing game的游戏,分别出示了加菲猫,樱桃小丸子,蓝精灵,让学生用Is he..? Is she…? Are they…?的句型分别猜测,前两个人物由学生问老师,老师做出否定与肯定回答,最后一个活动由同桌两位同学合作完成,PPT上出示了要求:
坐左边的同学向后转,右边的同学不动。你想知道图片中的人物在干什么吗?请用Are they…?来猜。看到图的同学回答。
Guessing game涵盖了三个小部分,而每一个部分都采用了“信息沟”的方式提高游戏的乐趣,学生在快乐参与的同时也对本节课新的教学句型有了深刻的认识,并能初步运用,也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了铺垫,在引入课文时,我还让学生猜一猜高山在干什么Is he…?从而进入引言部分的学习。
在课文主体教学部分,我设计了游戏Listen and guess,主要是让学生练习I’ll go and join him/ her/ them. 的句型。通过让学生听各类活动的声音猜出他们正在做什么,然后用I’ll go and join…的句子说出他们想参加到谁的活动中去。在这个环节中,训练了学生听说反应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觉得有趣,也很乐于参与。
总的来说,作业的设计涵盖课内与课外,课外的作业是重在课后巩固与训练,课堂上的活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作业,这种作业重在巩固当堂练习的知识点并要及时反馈。课堂内外的作业相结合,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大的合力,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老师在设计课堂内外的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水平,接受能力及掌握情况,设计合适合理的作业内容,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