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926
post:489926

潘燕教学反思1

  • 发布时间:2015-01-14 10:51
  • 作者:潘燕
  • 点击量:

《梅兰芳学艺》反思

南师大附小  潘燕

《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记叙了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课前我了解了一下,前段时间热映的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竟然没有一个学生看过,真是可惜。我想:学生没有认知积累,只有做如下的设计了。

一、对比中感悟。

文中有许多学生不易理解的词语,如“眼睛没有神儿”“眼睛会说话” “勤学苦练”等,如何使二年级的儿童对其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深切的感悟呢?

文章一开始就写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经过勤学苦练,双眼渐渐灵活起来眼睛会说话了。这一正一反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开始,我出示梅兰芳小时侯的照片,学生一看,哈哈大笑——照片上的小梅兰芳,真是一看就明白什么是“眼睛没有神儿”,同时,我又及时地向学生介绍了:梅兰芳小时侯眼睛迎风流泪,有点近视,无神。使得学生,进一步了解他的先天不足。

在具体理解会说话了一词时,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我看着班级中较顽皮的学生,问学生:“你从老师的眼睛中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学生通过观察,猜测,看出了我眼神中所表达的意思。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后,我又出示梅兰芳表演时的剧照和播放他表演时的录象,给孩子们欣赏梅兰芳眉目传情的舞台风采,让学生感受那双灵活的眼睛。从而也理解了“眼睛会说话”的含义是用眼睛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感情。

二、抓重点词语体会。

我在教学时抓住了勤学苦练一词,我播放飞翔的鸽子的录象,让学生紧盯其中的一只,体会梅兰芳练眼神的苦;让学生展开想象,想一想梅兰芳在早晨起床时、散步时、吃饭后,一有空就练习眼神,感受梅兰芳学习时的

在学完第二自然段,了解了梅兰芳“勤学苦练”眼神之后,我紧接着问学生:“要成为著名的京剧大师,仅仅练好了眼神就行了吗?”学生凭着自己对京剧的了解,说出:要成为京剧大师还要练好身段、唱腔、动作等等。从而,对“勤学苦练”的认识更深了,对梅兰芳这位著名的京剧大师更敬佩了。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挖掘出勤学苦练一词的丰富内涵,在词语中触摸感受人物的品质。

   在课文学完后,我又出示了“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这四个成语,学生对课文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又重组了课文,省去学生在后面的练习中学习成语的时间。整堂课的教学很流畅,细节也处理得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