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699
post:489699

如何教学孩子合作

  • 发布时间:2012-06-24 21:29
  • 作者:任智
  • 点击量: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异质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旨在促进学生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必要也应该注重应用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这对于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积极的促进作用。1“.合作学习”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所强调和提倡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显然,无论是中央文件还是体育课程新标准,都是非常重视合作学习的。2.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观念,改进和完善教学。实施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师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更加有效地激励、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

    (一)两人合作学习组

        在体育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适合采用两人合作学习组形式,即两个好朋友搭档组成合作学习组。教师布置学习内容后,学生自由配对,讨论交流、互相学习、互相纠错,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这种组合方式由于小组成员平时关系密切,所以合作讨论问题时彼此更容易沟通,合作更加默契,教学效果会更好。

例如,我在三年级跳短绳这个单元中的最后一课时安排了一个合作跳短绳的教学环节。我先提出问题:“两人一组合作跳绳你能想出有多少种跳法呢?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多!”然后让学生自由结伴练习,他们积极开动脑筋、热烈讨论、共同研究合作跳绳能有哪些跳法,并马上去试验这种跳法能否成功。这时,我在全班巡视并进到组内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提示。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了各组的学习成果,加强小组之间的经验交流。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厚,合作探究能力得到培养,教学效果非常好,不仅平均每组学生都能展示出3种以上的跳法,而且能较为准确地说出合作跳绳的窍门就是“齐心协力、默契配合”。据统计,全班所有的合作小组共同探讨出合作跳绳的方法达12种之多。
(二)多人合作学习组
这种分组方法是现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决定具体的分组人数和方法。
例如,跳高教学中,我根据这一内容的特点,设置几个不同的高度练习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决定分组。在与同水平同学的合作练习中,共同讨论动作要领,交流经验,促进学生良性竞争共同进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
又如,在障碍跑的教学中,我不是事先摆好障碍让学生跑,而是引导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器械,通过讨论研究,组内合作共同设计并设置个自小组的障碍。根据这个教学环节的特点,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并保证每组都有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能力较弱的学生,使他们以强带弱、互帮互学,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课堂上,小组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讨论研究,大胆说出自己的设想,小组共同讨论出方案后,马上利用分配给每组的器械进行障碍摆放。利用跳绳设置障碍的部分摆法;利用垫子设置障碍的部分摆法。 障碍摆放好之后,我还提示学生让他们自己亲自去跑一跑,试一试摆放的障碍是否合理,并及时进行调整。在小组成果展示时,各组同学还可以交换跑跑,切磋技艺,学生的学习兴趣极高,合作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佳。
(三)全员合作学习组
此方法一般在新授课时采用,即班内全体成员都参与讨论并合作学习,使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新授连续前滚翻一课时,我就采用这种合作方法。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蹲撑前滚翻技术的基础上,再根据挂图示范,让学生们共同讨论分析连续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一幅挂图,几个引导性的提问,使学生在遇到难度较大的教材内容时,能积极思考、集体讨论、合作学习,同样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