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体育课上进行感统训练
在教学之余我们经常因为学生特殊的情况时而手足无措,时而灵犀一闪,时而疑惑彷徨。在查阅大量资料和与专家的交流中我发现班级中60%孩子或多或少的存在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是指各种感觉刺激透过接收器官,成为感觉信息,这些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经过整理及组织,继而指示身体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过程,简称“感统”。在查阅大量的感统康复训练的相关书籍,我发现在体育实践教学中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生活资源,进行系统化、有组织、有秩序的教学,可以有效的达到训练感统的功效。
为此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尝试:
(一)建立学生秩序感、规则意识。感统失调的孩子多数自控力薄弱,听从指令能力欠缺,对于室外纷杂的环境丝毫无抵御的能力。一进入操场孩子们就处于严重注意力分散状况,正所谓“无规矩,无以成方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秩序感,培养规则意识和服从指令意识。我在准备器材和物品时准备了适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器械,我带领孩子们亲手制作了纸球,纸球的大小和一个手掌差不多,重量接近下垒球的重量,要求学生每节体育课都要带来。并配上上课三部曲儿歌“穿球鞋 带纸球 多余衣物挂椅背”。帮助大家建立良好的常规要求。
(二)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为了从一个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感统协调性,我根据纸球的特点进行趣味游戏的编排,将纸球与多项体育运动整合,例如抛接纸球与篮球移动传球结合,利用三点培养学生相互配合及手眼的协调性。纸球与足球结合,进行3对3的小型比赛,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喜爱,同时提高了学生用脚控制球的能力。这样的整合完全借助了纸球这个自制器材,不但携带方便而且十分课间也可以进行练习!
(三)合理运用家长资源,做好家庭练习。感统训练强调持续性,不强调用什么训练,而要明确为什么训练。我们能力偏弱的孩子基本都有家长陪同,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家长知道感统训练的相关知识和训练的重要性,充分运用家长这一资源,将课内的练习延伸到家庭中,指导家长在课余时间,合理有效的、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练习。改善学生感统能力失调,促进学生前庭平衡觉、本体觉、触觉、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的综合发展。
以上是我的教学感悟及体会,感统训练课还有很大完善空间,我们将致力于此,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及研究,给我校感觉统合失调的学生给予更大、更有效的教学,让他们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