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548
post:489548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4-01-15 16:54
  • 作者:姚萍
  • 点击量:

有关小组合作学习训练的反思

——《美丽的丹顶鹤》教学反思

    上这篇课文是为了练习小组合作,特意请了生本班的张明娟老师前来指导。课前我做了充足的准备,设计了几个小组合作的环节,上下来后发现小组合作的问题还真不少,尤其是经过张老师的点拨,更加明确了班级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的训练方向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

 

一、班级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先来说说问题主要有哪些,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在今后的训练中做到有的放矢。一是小组讨论时分工太慢,分小组会出现争吵现象。二是小组上台汇报时的站位比较混乱,同学们会推推挤挤好一会儿才能站定,浪费时间。三是小组汇报时,坐在下面的同学倾听不认真,不少同学处于游离状态,好像事不关己,只有极少一部分同学能和汇报小组进行互动交流。四是进行交流时可以采用一些套话和开头语,使发言显得更有组织性和逻辑性,目前班级中这样的语言还很欠缺。

 

二、应对策略

    上面几个主要问题,有的是好解决的,例如小组上台汇报的站位就很好解决,规定按照序号站就可以了,如果某位组员单独发言时往前站一步,并要求所有组员做到站姿挺拔,大方自然。但也有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做到的,这就需要对学生先“立规矩”,让他们从知到熟再到会。

    先来说第一个问题,规定小组分工由组长负责,组员须服从,如果是分工读课文或者词语,可以按照序号依次读,多余部分一起读,也可以采取两人读一部分,进行小小组合作读。这样的分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其实并不容易,如果不试先教会他们,就会在分工读的时候因产生争执而浪费时间,影响课堂效果。因此在小组合作读课文时,我要先进行分工说明,经过多次练习,让学生熟悉了几种分工朗读方式以后,才能做到快速自然地分好工。

    小组汇报时的倾听问题,与学生倾听习惯有关,与小组汇报质量有关,与是否会倾听和敢于发言有关。这只能在平时的练习中形成,我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要更加重视这个问题,积极鼓励学生认真倾听并参与互动,及时捕捉个别积极交流的同学放大表扬并给与奖励,以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生生交流中来。

    关于汇报前的开头语和套话,其实我觉得不一定一直需要,但在语言表达还不完善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教会他们一些套话和组织语还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下面由我来带领大家学习第一行词语”;“请大家跟我读”;“我要对某某同学进行补充”;“我不同意某某同学刚才说的话”;“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等等类似的语言,会使学生在说之前就非常明确他要说的内容。等到学生的语言表达逐渐完善了,可以适当减少一些,并且不一定每次都要说,但在目前阶段,作为一项规定是必要的。

 

三、需要注意的细节

    一堂好课就像一件艺术品,需要进行细心的打磨。小组合作时的一些细节处理会使学生间的合作显得更加紧密和有序。例如小组合作读课文时,小老师会提醒全班同学把书拿好,读完后会说把书平放;在指出课文某个段落时会说“请大家把目光聚焦到”这样温馨的提醒;当同学重复了别人的答案会被指出并提醒“请你听得更仔细些”;这些细节都是在平时的练习中一点一滴地训练起来的。

    小组合作学习应当是从形式到内容的一个过程,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先学会形式,才能进入到内容上的合作与交流,也许,低年级的学生合作目前只能停留在读课文、读词语上,分析课文时还不能达到中高年级生生交流的自如和精彩,但得先让他们开始有合作意识并学会合作,才能迈入下一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