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对称”教学反思1
首先,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说出“对折”、“左右完全重合”、“中间都有一条折痕”等关键词,教师只需稍作点拨,就能形成概念。
接着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对轴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在小组汇报过程中:有学生的肯定;有学生的补充;也有学生的质疑,还有学生的反对。学生不但探索到对称图形的特点,同时也发现图形中的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研究到这儿,各种图形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不再是分散的点,而是形成了紧密联系又能有所区别的知识网络。教师非常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体现了教师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促进了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
最后的环节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汇报时,总结规律,正n边形就有n条对称轴;在此基础上,展开动态的想象,这种想象中不仅包含着图形的变化,更加蕴含着一种数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