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教后反思 许海雁
生字方面: “返”字里面的“反”,捺变点,尤其要注意哦! “瀑”字右下部分是点、提、撇、点,不靠在竖勾上哦!
本课中的多音字较多。
lóng:笼子 笼 lǒng:笼络、笼统、笼罩 jì:系鞋带、系围裙 系 xì:系列、系统 piāo:漂泊、漂浮、漂流 漂 piào:漂亮 课文方面: 课前,已经用很多图片+音乐,把孩子们的胃口吊足了,因此,这节课,孩子们的兴致很高哦!表现也很棒呢! 第一自然段是一个比较笼统的介绍。一开始说了庐山的很多美景:高峰、幽谷、瀑布、溪流。在朗读的时候,刘宗骏说,高峰和瀑布要读得大声一点,因为这两者很有气势,幽谷和溪流比较柔美,要读轻一点。(语感真好!) 在这样各种的美景的衬托下,庐山的云雾更是给它增加了神秘的色彩。张若岩提出说,“神秘”也要读得轻一点,要让人感觉到庐山云雾的不可捉摸。 后面两句,教师让孩子“活动活动”:伸出手来“摸摸”庐山的云雾,站在云雾上“腾云驾雾”、“飘飘欲仙”一下,配合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很多孩子的脸上都透出了美好的微笑。戴雨欣补充说,“腾云驾雾”要读得霸气一点,“飘飘欲仙”要读得轻柔一点,还迫不及待地示范了一下朗读,赢得了全班的掌声! 课文后面两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 千姿百态 庐山的云雾在哪里?分别有哪些形态? 通过朗读课文,孩子们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 山头 山腰 山谷 山峰 白色绒帽 玉带 大海 天幕 接着,教师根据孩子的意愿逐个对各个地方的云雾进行了研究。当看见“玉带”的时候,孩子们用手势表示了“缠绕”,并想想了被云雾缠绕的庐山,用朗读美美地表现了出来。当看见云海图片的时候,孩子们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哇……”的惊叹声。一个孩子更是说,真想跳下去,如果能躺在这些云雾上,感觉一定很好。(很美好的想象,不过不能真的去跳哦!因为云雾是没办法把你托起来的哦!) 口头练习作为最后的总结,孩子们很爱说哦! 云雾笼罩山头,它像( ); 云雾缠绕半山,它像( ); 云雾弥漫山谷,它像( ); 云雾遮挡山峰,它像( ); 瞬息万变 轻烟、银河、白马、冰山…… 课文中列举了许多庐山云雾的样子,但在孩子们看来还远远不止,因为他们看到了“……”(省略号) 于是,小脑袋里又蹦出了许多奇思妙想:棉花糖、防护罩、小绵羊、小白兔、雪糕、蝴蝶、汉堡包、花朵、脚丫……并用下面的句式说了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 云雾一会儿变成……一会儿又变成…… 明明还是……转眼就变成…… 刚才还是……刹那间就变成…… 很多四人小组的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上台讲了自己小脑袋里想到的情景,十分优美,有的十分可爱,有的让人垂涎欲滴,有的让人捧腹大笑…… 就在这样美妙的想象中,孩子们很自然地体会到了“流连忘返”的意思。一个孩子说,真想去那里看一看。一个孩子说,如果能到那里去,我一定住在那里,不想回来了。 如果有机会,带孩子去庐山看看吧!因为那里真的很美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