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设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如何充分挖掘孩子的兴趣呢?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过:“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信息技术的老师正可以利用计算机的神奇之处,让孩子体验到知识的无穷魅力。从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着手。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显然,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是为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情境不是摆设,也不是为了赶时髦的点缀品。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情境的创设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当在后面的教学中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师对为什么要设置情境,设置了情境后应该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应做到心中有数。
【案例】小学信息技术下册《设置动画效果》一课:
师:春天来了,小动物们也一个个出来活动了。他们想一起举办一个活动来庆祝春天的到来,于是他们商量举办了一个运动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其中一个运动项目。
师:谁来帮老师把这个题目读一下?
(挂纸展示,学生读题)新龟兔赛跑:兔子和一只跑的很快很快的乌龟赛跑,你猜谁会赢得这次比赛?
师:龟兔赛跑的故事相信同学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那这次的比赛,谁能获得第一名,为什么?
师:结果到底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展示,显示兔子、乌龟的排名以及乌龟的解说,同时原来的乌龟和兔子消失。)
师:原来呀,它可不是一只一般的乌龟,而是一只跑的非常非常快的乌龟。而且,兔子太自以为是了,上次它睡着了,它以为这次不睡着就能跑赢乌龟了了,谁知道,乌龟每天都在坚持训练自己,而且还开动脑筋,给自己的尾巴绑上了一个火箭,所以它很容易的就赢了兔子。
师:细心的同学肯定发现了,虽然老师的乌龟和兔子都是制作在在一张幻灯片上的,但是它们并没有在老师放映的时候一起出现,而是随着老师以及同学们的需要而出现的。有没有同学知道,老师在幻灯片中设置了什么,可以让幻灯片根据我们的需要,适时的出现我们想要的内容呢?
师:说的真好。当放映幻灯片的时候,我们需要幻灯片里的内容能根据我们的需要,适时的出现,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到幻灯片里的动画效果了。而且,有了动画效果,我们的演示文稿也显得更加的多姿多彩了。说了这么多,赶紧让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设置动画效果。(展示课题:设置动画效果)
这一课,简短的五分钟导入以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其实前面已经经过很长时间对PowerPoint的学习,学生对学习PowerPoint那种新鲜感几乎已经消失,如果还是按照教材设置的内容走下去,学生对这部分的兴趣就会减淡。基于这个原因,情境的创设,在这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本课主要采用了范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始终以任务为主线,在教师示范讲演的基础上加强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融会贯通的学习,因而,课堂气氛热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显著。
情境创设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创设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一种导入法。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学效果也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 情境创设如果运用得当,则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