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Grammar time教学的一点思考
对于Grammar time我惯常的做法是: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我们来学习语法。
首先我会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看看他们自己能发现什么。
接着小组上台汇报,可以板书。一组汇报完毕,其它组补充。
最后我总结。
比如六上第八单元Grammar time:
学生发现的有:
1. 一般将来时中,be going to 后面用动词原形;
2. eve和day前用on,Chinese New Year前用at;
3. tangyuan不加s;
4. 一般将来时还可以用will+动词原形;
5. have dinner中没有a,have a big dinner中有a;
…
学生讲的比较零散,一般是主要的语法点被人讲了后,其他人就会讲一些细枝末节的知识点,但也确实值得注意,我一般都予以肯定,最后再总结,让学生聚焦最重要的语法。上述Grammar time,我总结了一般将来时在四种句型中的使用: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要求学生记笔记。我也总结了on和at在节日名称前的使用方法。
反思:
1. 平时上课一般都没有精美的课件,主要依靠小组讨论汇报和板书,几次这样操作下来难免有些枯燥,所以我还需要为语法教学拓展资源,如图片、情境、视频等;
2. 需要在语法点的讲解后跟进练习,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够;
3. 在story的教学中我也会忍不住讲语法,感觉语法就是最重要的,生怕不讲考试时学生不会,这样会影响学生其它英语能力的发展。
4. 在语法教学中,我更赞成用归纳法,即让学生先大量地接触含有某种语法现象的句子或文章,然后由学生自己提炼出对于这一语法的认识。但这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不同的学生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没等学生有了足够的体验就开始灌输给他们规则,即使这个规则很抽象。
语法很重要,但它绝不独立存在,怎样将它融合在英语教学的方方面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呢?
且教且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