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304
post:489304

陆咏梅 数学 孩子,请你正确认识举手

  • 发布时间:2011-01-07 14:42
  • 作者:於小丽
  • 点击量:

孩子,请你正确认识举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陆咏梅

想写此事,缘于和儿子的一番交谈。

今年我的宝贝儿子入学上一年级了,我有幸与他平行在同一个年级。因为刚入学,所以我很关心他的各方面。开学没多久的一天,我问他,你今天上课举手发言了吗?他说:“我举手了,可是老师就是不请我发言呢。”我一愣,孩子何出此言?为何和我前两天自己班上的家长与我交流时流露出他的孩子与我的孩子同样的说法?以我对儿子班级两位主课老师的了解,是不会发生这样事情的,那到底何处此言呢?我决定以此为契机来进行深度的了解。

回到家,我详细的问了孩子今天学习了什么新内容?老师提问题的时候,哪些问题是你举手回答出来的?在放松的心态中,儿子不知不觉的回答了我的问题。我接着顺藤摸瓜,趁热打铁问:“咦,你今天表现真棒!上课认真听讲还动脑筋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可是前面你为什么说老师总是不请你发言呢?”“是啊,我每次举手,老师都不请我,只叫过我一两次呢”。“那你认为老师怎样才叫请你发言了呢?”“只要我举手了,老师就要叫我呀。”

晕!原来如此!

我想那天和我交流的家长一定没有如我这样细致的去了解孩子吧?我想,和我孩子一般想法的,导致家长误会的,一定不在少数,尤其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我要帮助孩子们正确理解和认识到举手问题。

又是一天上课时间,孩子们对于我提出的简单问题表现出积极的模样。看见他们高高举起的小手,有的小屁股已经坐不住了,恨不能把手伸到我的眼前,可是班级里毕竟有近五十名学生,被请到发言的机会也不是太多的。当每次我叫到一位同学发言时,别的没有被请到的孩子就嘟着小嘴或一声长长地“哎”!仔细观察他们之后,发现有的孩子听课再没有之前那么积极了,甚至有的问题出来了即使会也不想举手似的。

于是我利用课后的一点时间和孩子们交流。

“你们认为举手的目的是什么?”

“想回答问题。”

“是的。说明你们思考了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表达出来,所以每一个问题你们都希望老师请你来回答。但是请你们换一个角度想想,全班近五十名同学,若是每节课老师都让每一个举手的同学都说一遍,你们认为课堂上的时间够吗?”

 “老师理解你们!你们高高举起的小手,老师都能看得见。其实在老师看来,举手是证明你认真思考了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发言同学回答得和你一样,你们不就已经获得答案了吗?如果同学发言和你的想法不一致,你就要坚持举手,表达你的观点,让老师和同学们来辨析。其实老师请没有请到你发言,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你有没有集中思想在倾听别人的发言,有没有动脑筋在思考问题,你有没有获得正确的答案!……”

通过几番这样的交流,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终于想通了(或许似懂非懂?)!如今的孩子几乎都是独苗苗,家里家外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稍有不如意就会有受挫感,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我们都有责任帮助他们!

孩子,请你正确认识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