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148
post:489148

吕芳教学反思2《卡通卡通》

  • 发布时间:2015-01-16 16:15
  • 作者:吕芳
  • 点击量:

                           《卡通卡通》教学反思
                                  吕  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教学领域,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的特点,以趣味化、儿童化的教学语言,拓展对卡通形象的认识,在游戏与造型活动中获得多种能力的训练,从而增强学生对卡通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卡通画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教师不仅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智,更重要的是开发并整合资源,引导学生根据“同一题材”通过发散思维,创编出风格各异的卡通形象,灵活地掌握卡通设计的特点和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卡通画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卡通是时代进步的产物,科技、文化、社会的进步等因素都会对卡通的发展产生影响。什么样的卡通形象符合这个年级孩子的年龄段需求?这是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因为一些不适的卡通内容对小学生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前期工作就是在课前了解孩子的状况,对众多的卡通形象进行筛选,选出适合的内容让孩子欣赏。
    “卡通”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一课。小朋友可能每天都会看卡通片,甚至是家长当做奖励孩子的一件事。这么说,要上好这节课就很容易了吗?我观摩过一些老师的课,通常都是让学生欣赏大量的卡通图片,帮助学生回忆一些卡通造型。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没有信手拈来的造型想象能力,即使看再多的卡通形象,作业时还是无从下手,只能依赖临摹教师提供的卡通形象。所以,要抓两点:一是重材料的感知,让学生形成卡通的表象;二是重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感知,建立表象,提升学生想象的创造能力。学生自然产生“激情想象”的需求,新的卡通形象设计的欲望便油然而生。特别是猜卡通形象教学环节,学生热情高涨,精彩纷呈,不由自主地配以适当的动作表演与描述。换装游戏掀起另一个高潮,学生评画积极,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课堂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之中。
下一篇:教学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