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在这学期的优质课评比中,我听了几节课,其中《这是我呀》这一课执教者活泼的教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当新课程标准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我们的美术课也在推陈出新,日新月异。目前的小学美术课程日趋走向综合,不仅音乐与美术学科开始相互渗透,融合,舞蹈、影视、历史等也走进美术课中。学生通过体验视觉、听觉、动觉等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情趣,了解多元文化,并运用多种材料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创造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其在愉快学习、合作学习、创造学习、探究学习、综合学习中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这是我呀》的设计思路是围绕“我”这个主题展开,由观察“我”—交流“我”—表现“我”—创造“我”—评价“我”等若干内容组成,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活动中,了解自我外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自我的目的。然后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同时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课后,当学生兴奋地舞动着自己手中的画,一件件充满童稚的艺术品展现在我面前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我在思考:是什么点燃了他们创作的火花?是什么让他们在美术课中如此激情?又是什么让他们的作品如此生动活泼?……
深思后,我发现是多种艺术信息的融合培养了他们综合的艺术能力。这节美术课并不是单纯的学习美术造型技能,还承载着音乐等诸多的教学信息。这些信息不是形式上的整合,也不是杂乱的堆砌,而是在表现美术课特性的过程中,通过表现“我”这一载体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我的教学除了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以外,还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等多种感官,学生的收益是多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