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9058
post:489058

关于在教学中通过音乐实践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思考

  • 发布时间:2012-12-20 08:58
  • 作者:尹润萍
  • 点击量:

关于在教学中通过音乐实践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思考

——反思自《七子之歌——澳门》

 

      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这个提高过程实质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因为音乐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且学习活动本身也应该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最常用的是歌唱。本课是唱歌课,歌唱活动自然不可缺少。但如何唱好歌却不是仅仅动动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本课的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多声部间的关系,在歌唱用通过聆听进行调整,实现声部间音色、发声位置、音量能均衡和谐地表达,老师说一说不如学生做一做。而正因为是难点、也是重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多个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首先在听赏《东方之珠》时目的指向明确地聆听多种表现形式片段,再在完整聆听合唱时引导学生以动作参与表现。学生在听音乐时身体的参与不仅让他们充分感受了音乐的韵律,更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对演唱形式的感受与听辨中来。完成歌曲一声部学习后,师生竖笛演奏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多声部合作中进了一步,即参与其中一个声部的表现,由熟悉的作品入手,真实地体验了一把声部合作的表演。当然,这个时候,学生还不能顾及声部间声音的均衡和谐,但这样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对声部间相互补充的关系有了切身的感受。最后,课堂中花了相当比重的时间让学生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活动中聆听、比较,想解决策略,在练习中探索声部和谐的途径,将教师可以三言两语点出的方法留给学生去摸索。这不仅是想让学生熟悉第二声部的音准,还有一个目的——给学生一个实践的学习过程,不仅唱好歌,还要会唱歌,让音乐能力与素养的提高落到实处。由于时间关系,这个活动并不是非常充分,只能表现一个意图,而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可以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反复开展的活动,是一个聆听、歌唱、自我调控能力提升的学习过程,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充分的开展这样的活动,对提高学生歌唱中的合作能力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