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到位,完美整合
本节课是第三课时,比起第一、二课时我个人认为第三课时考验老师的地方更多。虽然所教内容只是我们看到的几个板块,然后如何体现第三课时的特点,即综合性是需要老师重点关注的。 如果说第一课时侧重理解,第二课时侧重操练,到了第三课时,我们的教学目标又该如何定位呢?如何在前两课时的基础上给予孩子更多运用语言的机会以及提升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带着思考,我们在一步步思考、实践与探究。同时,第三课时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能够对各版块进行有效整合,体现各版块功能特点,做到“到位又不越位” 。更重要的是,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
今天看了林老师的这节录像课,感受颇深。自己最近也在准备省里的录像课,即将执教第三、四课时,仔细翻看几个板块,觉得甚是头疼,基本没有什么关联的,甚至发现内容很简单。如果只是走走流程,过一过每个版块的话,我们的学生就不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这一课时的目标也就没有达到,或者可以说孩子在这节课上是没有进步与收获的。 林老师的这节课给了我一些启发,第三课时绝不是前两课时的重复,而是递进、拓展与延伸,第三课时更应该体现综合性与全面性。本节课上能看出孩子在前两节课时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地表达四季以及人们通常的活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孩子在表达四季的时候还加上了自己独特的情感。整节课上我们能够看到孩子自主地参与、体验学习,自主地表达与创造,我们听到不少孩子的表达都很有想法,有的孩子提到I don't like summer,because it's too hot. 能看出孩子是经过思考的,语言表达很自然,很真实,这也是我们英语课上特别期望看到的真实表达。
此外印象深刻的是林老师对歌曲的处理以及教材以外材料的整合。首先,林老师对歌曲的处理发挥了歌曲的最大效益。它不是仅仅停留在课上的欣赏与调动气氛,而是真真正正地在为孩子服务。课前有一首《春天在哪里》作为引入,课的最后还有歌,且是可以改编歌词的,孩子也可以说唱结合起来,我们看到孩子在说唱的过程中将不同季节人们的不同活动也很好地表现出来,孩子在替换不同季节的时候,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为接下来的写作做好了语言上的准备与铺垫。另外,林老师通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以自己的方式将更多课外的丰富语言传递给了学生,这点非常触动我。正如大家所见,到了第三课时,孩子已经不仅仅会用书上的语言,而是将书上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输出与表达,逐步实现了语言知识的内化,所以说出来的句子灵动多了,再也不是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上固定的句型操练了。
最后想要说的是,本节课上每位孩子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无论是全班性还是小组内活动,学生一直处于语言实践活动中,用英语获取、处理并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最终走向运用语言这一较高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