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909
post:488909

理解就是这么简单

  • 发布时间:2014-06-20 14:40
  • 作者:任智
  • 点击量:

一节体育课上,我请各组讨论“请大家想一想还有什么好的跳跃方法”,各组激烈地讨论后,我发现方法竟然大相径庭,真是让我匪夷所思。在总结本单元时就这个问题我询问了大家,没有想到一句话激起千层浪。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埋怨道“每次让他们说,他们都说不会”“每一次活动都是我们几个想方法,他们都不想”.......课后我深思,是否我给予的问题难度较大,让这些孩子无从下手。在第二节课中,我改变了问题“你能创编出不一样的双脚跳跃的方法吗?”并仔细的观察了孩子们讨论的过程。观察中我发现各组均分两类:一类孩子“很活跃”,他们知识面广、有主见、思维很灵活,在小组活动中占据主导作用,因此他们很“强势”。另一类孩子“不活跃”,由于性格、能力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活动中不爱发表意见、不爱展示自己,喜欢“跟随”缺乏主见。在我们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一般会关注合作中——即合作学习的过程,由于合作的时间有限、方法有限,因此必然会出现“活跃”孩子主动领军,在短时间内完成老师交个的任务。而那些“不活跃”孩子比较被动,被动接受大家的意见、被动参加活动,甚至被动的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

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孩子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了?在研究中我发现,当我们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时,更应该关注合作前——课前的预设。课前的预设通常会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前教师通过布置作业:预习、复习、查找相关资料等形式,让孩子对明天所学的知识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体育学科中要想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那么适当的布置课前作业是有必要的。有了这样的想法后,我在“小小领操员”单元开始了尝试。

试水——第一周,我有意识的请几个能干的孩子领操,在他们展示的过程中,我详细的点评,引导大家仔细观察同伴的动作及口令。第二周,我将邀请的面扩大“凡是能主动举手的孩子均可以成为领操员”,我欣喜的发现参与的孩子多了。可见,虽然我没有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有心的孩子为了能更好的展示自己已经提前完成的作业。

伏笔——两周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们不愿意“试水”的原因:肚子里没有“货”,自然就没有勇气上台展示了。为此我利用第三一周的体育课时间,给大家讲解编排操的方法,教会他们边喊口令边做操,尝试在四人小组中开展每人编一节的活动。一周的练习下来,胆大的人多了,合作中的笑声多了。这样的伏笔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合作的种子。

创编——乘热打铁,我给大家布置一项体育家庭作业:请你编一套徒手操。要求:1、徒手操共六节,每节4个八拍。

   2、编排的动作要简洁、大方,适合大家一起操练。

   3、可以自创,也可以模仿已经学过的操化动作;可以自编,也可以请助手帮忙。

   4、作业需拍成视频文件,一份自己留好,一份上交给老师(上交时可以传视频文件,也可以上交纸质文件)。上交时间3月10日前。

展示——第四周,真正的较量开始了,按照每队站队顺序,每两节课各组将由一名学生领跑、领操。看似简单的展示,我能够感觉到孩子们身上紧绷着弦儿,大家憋足了一口气,一丝不苟的完成着自己的“作品”。

评价——这个环节很重要,通过师评、组评对于不足给予指正,对于优点大力宣传。因此评价也要细化。

师评:总结领操员编排以及现场展示的效果,动作熟练、声音响亮者即“三星学员”。

组评:1)领操员评大家:能够配合我完成动作的同学即“三星学员”。

      2)大家评领操员:他带操时动作认真、声音响亮即“三星学员”。

最后由教师统计得星情况:

姓名

学号

组评

师评

组员

组长

编排

展示

陈天睿

1

徐子涵

2

朱倚达

3

本次活动编排用3课时,展示共用16课时,参与面100%。虽然用时较长,但是效果甚好:

1、上课时,大家积极性高涨,抢着做“小明星”。

2、合作中,能准确的说出对方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自己建议帮助同伴。

3、合作中,大家能够通力配合,扬长避短,组内活动更加的和谐。

4、课后延伸中,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喜欢对着镜子展示动作,甚至还要求家长跟他学。

让学生有机会实践,让他们的创造性得到发挥,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焕发。我将沿着这样的思路继续前行,寻找更多适合孩子的合作学习途径。

 

 

 

 

用真情理解童心  用关爱贴近童心   相互理解中学习才能成为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