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840
post:488840

刘淑洁《有效提问让课堂更精彩》

  • 发布时间:2011-01-07 10:27
  • 作者:刘淑洁
  • 点击量:

有效提问让课堂更精彩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反思

                                                                                                                                      刘淑洁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是一篇介绍现代科技的说明文。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与人们关系的介绍,让我们了解了国际互联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也越来越多。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备课时我紧扣文章的核心奇妙一词设计教学,提出两个问题:国际互联网是什么?它奇妙在哪?让学生围绕这两大问题学习课文,品味词句、感悟、体会其奇妙之处,在阅读中思考探究。

 课堂提问不单单是一个技巧问题,也是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智慧的集中体现,问题的有效性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问题设计要讲究发问方式,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激发情趣。每一问都应该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出示课题后,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爱上网吗?平时你都喜欢在网上干什么呢?,教室顿时沸腾起来,大大激起了学生上课的热情。然后直奔文章的核心,通过填空练习让学生理解国际互联网是通过无数条光缆、电缆将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国际互联网奇妙在哪?”引导学生走进精读。

在精读环节,我放手让学生围绕提出的两大问题进行自读探究。首先,明确了自学要求,让学生勾画出表现国际互联网奇妙的句子。然后,学生们先在小组交流所画句子,再在全班范围组织抓住关键词语探讨“奇妙在哪?”,引导学生们自主总结出了国际互联网巨大无比、传输便捷、内容丰富三点奇妙之处。在体会传输便捷环节,我给学生们介绍了相关资料:北京在亚洲,悉尼在大洋州,它们之间的距离大约是9000公里。引导学生比较:通过普通邮递,从北京寄一封信到悉尼需要十来天,坐飞机要12个小时,而通过互联网发电子邮件,只需要几秒钟。随机提问:这么一比较,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很快便说:不仅快,而且方便,又方便又快捷,总结出“便捷”一词。在引导学生理解“地球村”的含义时,我逗学生“地球为什么成了村子了?”引导学生联系整篇课文的内容知道这里的地球村加上引号,既表明它是新出现的词语,又有修辞作用——由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国际互联网覆盖面十分广阔,传递信息方便快捷,原先巨大的地球如今越来越小,居住在地球上不同地域的人们相互联系有如在村子里一样了,它进一步突出了国际互联网的巨大功能。再次引导了学生读书探究,也引导了学生抓住了文章重点。

在学生围绕两大问题学习完课文之后,我相机出示了一首有关网络的诗歌,设计了一个环节——续写诗歌,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表达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激发了他们爱科学、合理用科学的兴趣和情感。

带着这样的教学设计,我和我的孩子们走进课堂教学实践,享受着课堂教学的快乐,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问题的引领下培养了学生品味词句的能力、总结概括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