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596
post:488596

张轩浩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6-06-22 18:08
  • 作者:张轩浩
  • 点击量:

听课感受
526日,有机会来到张家港参加了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足球微课比赛的观课。整整一天的课程,15分钟一节课,15节课,15位老师用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进行了不同教材的教学。
在边看课,边录像的过程中,我也对几节课有着特别深的印象。银城小学吴悦老师的虚晃变向运球体现了她扎实的基本功,这让我想到了推进会的时候,吴老师作为足球助教与外教一起对孩子们进行教学,整节课时间虽然只有15分钟,可是吴老师却由无球到有球,由单人到多人小组,循序渐进,练习中,边讲解边指导,同时每次示范也都在非常合适的位置,能够观察到每位孩子,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在练习中充分掌握动作,注意到自由练习时有一位女孩因为地滑直接摔到场外,而这个时候吴老师迅速观察到情况并对学生进行安排,令我感动的是小女孩在休息了不到一分钟后继续回到练习中去,可见足球运动给她带来的快乐已经远超摔倒带来的疼痛。另一方面关于吴老师的示范时间的选择,能够通过示范的由易到难,使学生的练习也由浅入深,对于动作的掌握有提高,当然这节课能够这么成功还是建立在吴老师对于教材的深入研究以及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最后吴老师用了几个组合的技术动作更是获得了整场的掌声,可见足球运动的魅力之大。之后一节课是以“脚内侧运球”为主教材,上课老师在从身体、膝盖、脚尖、步法四个方面用一个小口令巧妙的开始了自己的教学,而在过程中又用世界杯的知识对孩子们进行情境导入,使每一位孩子都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去学习、练习,在这节课的学生站位上也是特别有特色,采用了一个圆形的站位,通过这样的站位让孩子们在练习中就体会到了脚内侧的触球部位,将条件限制法贯穿于无形,而这样的练习方式可谓一举多得,既解决了孩子们运球过程中触球部位的问题,又改变了运球时不会变向的问题。上午看的几节课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节“二过一”的课程,这节课从15分钟内的教学来看,只是让学生在意识上学习大了二过一,而在技能上没有太大的改变,可能这样短短一节微课还是不够,但是我觉得在选材上也是有些问题,没有以学生为主体,选材相对来说偏难,更倾向于技战术练习,而教师在示范过程中与配合示范的学生的合作也不是很顺利,导致孩子们没有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在练习中没有对基础也就是出球方向进行教学,二过一的触球与出球,要么一传之后一接同时转体换方向再斜向出球,要么通过脚踝关节的内扣或外翻改变出球方向形成斜向出球,可是整节课老师只是一味的让学生进行练习,没有做到在练习方式方法上具体化。下午的时候看到了一节守门员的课程,这是15节课中的最大的亮点,我们往往只注重踢,传,射这些基本技术,却忽略了防守中最重要的守门员技术。老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左移右倒,右移左倒,这样简单有效的口令,使学生明确在防守过程中通过腿的倒靠来挡住球,防止被穿裆过小门,这样的防守技术更能够激发孩子们对于足球项目的热爱,体会到足球项目的综合性。在几节脚背运球中,轮胎的使用颇具亮点,通过轮胎对于脚背的限制,使学生明确触球部位位置,这样辅助教材的使用更能够使学生在练习中时刻关注触球,而最后也采用了一个与轮胎做游戏的方法贯穿始终。一节以运球为主教材的“多种形式的运球”中,以游戏为主,采用了交通警察的游戏,4个区域,纵向、横向、交叉,各种的运球中使孩子们充分体会并感受到了各种形式的运球以及对球的控制。陆钰涵老师的拨球扣球作为组合动作进行教学,这样有难度的教学在陆老师严密的教学设计中,学生能够一步步通过老师设定的练习方法,由浅入深进行练习,最后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充分掌握了技术,而陆老师在动作示范上也不愧是一位专业运动员,每一次示范之后都会博得孩子们的掌声,可见动作示范对于孩子们的直观学习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当然这节课的成功不仅是陆老师扎实的基本功,还在于教材的设计上,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
一天的课看下来,太多的亮点在脑海里一遍遍的过,而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全部用教学的方式进行尝试,相信附小孩子有着这么好的悟性与基础,只要自己对教材进行深入剖析与研究,一定可以让附小孩子掌握更好的足球技术,让足球之光闪耀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