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052 post:488249
487052
post:488249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6-01-20 14:33
  • 作者:张娟
  • 点击量: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
                                 南师大附小     张娟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习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对图形认识的一个转折点,几何上它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计算上从面积计算到体积计算,而且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更是一个质的飞跃。学生在空间方面的认识从二维发展到了三维。对于构建空间能力有重要的帮助。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充分认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情景,从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已有的知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经验、学习兴趣。例如本课在导入时,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开门见山设计了辨认生活中那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
【1】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
学生举例。适时出示“国旗”“窗户”“方格本”“墙砖”等图片,并抽现出长方形、正方形。
 
2、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在几何形体知识属于直观几何阶段,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猜一猜、折一折等实际操作中,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
【2】猜一猜: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点?
(1)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生1:上下边一样长,左右边一样长。
生2:对边相等
生3:4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生1: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
生2: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教会知识,更要教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重点放在长方体的研究上。教会学生研究的方法,得出长方体的特征,完成新知识的学习。这种过程的设计既留给了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又教会了一种知识探究的方法。学生学会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
【3】你们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你们的这些发现?(指板书)
四人一小组,在组内动手试一试。
汇报:请一组同学上来展示你们的做法。
1:学生测量,汇报。
2:学生演示将长方形纸对折,并解释为什么这样折。在学生解释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出:对折,完全重合,长度相等。
3: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长方形纸上的直角重合。
师:刚才这位同学验证角时量了4次,谁能用再少一点的次数量出来。
(学生演示对折量角)
生4:我是通过对折再对折,来验证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的。
 
总之,数学学习是经验的,也是推理的,课堂上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通过归纳和类比进行的推测或者根据已有的某个事实,按照逻辑和运算进行的推理。形式化结果的解释也蕴含着丰富的推理,由面到棱和由棱到面的特征推断让我们看到了证明的原形,促进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课堂思考是个体的,也是群体的,课堂上应该促进个体思维深入、群体思维共享。通过提出了有价值的“为什么”的问题,将思维聚焦于利用关系推算数量,从而搭建起一个对原有信息整理分类、分析关系的思维桥梁。这也激活了学生自主提问和思考的方向,学生的思维随着有价值的问题的提出不断展开,个体思维的丰富成果不断被演化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