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216
post:488216

张明娟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6-01-18 12:43
  • 作者:张明娟
  • 点击量:

如果说一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围绕的是字词,那么到了二年级上学期,当学生生字已经基本都掌握了,那课堂又可以关注什么?我想,这自然就是中高年级雷打不动的重头课文了。
二年级的孩子,能说的少,会用自己的话表达的少,那如何让孩子通过抓住关键词去理解课文,从而读好课文呢?这学期我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些尝试。
我们都知道,理解一篇课文必须有抓有放,如果想每一段都抓,那效率反而低,重点也就不能凸显了。所以上预约课时,我并未按照课文的顺序从前往后一段段学,而是根据自己的教学流程抓住了几段重点的段落,重新进行了编排。实施下来,还不错,不仅课文所想表达的道理,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而且学的还很开心。对于执教者的我来说,不仅制作的课件简单易操作,流程也好记,我个人觉得上的很有感觉,不错。
郎老师见我说这课上的有意思,听我说了下教学流程,点赞的同时自言自语道:“如果我上,我还得想想怎么才能让所有孩子动起来,自主学习起来。”
对哦,如果按我如今的上,虽然课堂气氛不错,但是学生都是我牵着走的,虽然看上去比较自然,但是牵的痕迹十足,没有让孩子们自己动起来,主动研究起来。看来以后的课文教学,不仅要想老师我可以怎么做,让学生更好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还要考虑如何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研究去提升。
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这学期我们还在前置上进行了一些小改变,不仅有精心设计地对课文内容的小思考,还进行了小拓展。如《16快乐的小鹿》的前置:
1、小鹿为什么每天都那么快乐? 自己练习说一说。
2、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想?你联想到什么相关的成语、名言或故事?
(课堂上完成)
                                                                 
                                                                 
                                                          
这样的点击课文,一来让学生明白了重点,二来学生也可以通过拓展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
一学期下来,这样理解课文,效果还不错。期待着下学期进一步的效果以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