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适性调整教学内容
在五年级的信息课教学中,有这样一课。利用repeat(重复)命令画出一颗五角星。
教材中的教学是过程是先找出画五角星时角度的规律,再利用重复命令完成。形成的绘图语句就是repeat 5[fd 100 rt 144]。这句语句的的意思就是把括号里画100的直线和右转144度的动作重复做5次就可画出右图中的五角星。
在多次课堂教学中,我发现这样的教学过程过于简单,学生在掌握了repeat命令后,这样的任务基本没有难度。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自主性的,当他们觉得一个看上去复杂的内容实施起来却没有任何难度时,他们的自主性就丧失了。我更希望有这样一个任务能够让学生觉得这是一个简单问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才发现,完成这项学习任务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是要更灵活的应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
在本学期的本课教学中我重新对该课做了设计。我在本课教学中,当学生完成了基本五角星绘制后,向学生们提出一个新的任务,利用我们过的知识绘制一面五星红旗。
而这样一个由线条构成的五角星,在着色时是很麻烦的,需要让小海龟(由语句控制的小画笔)提笔再落笔数次才能够把五角星都填上色,由此引出我们想画一个空心的五角星。可是空心的五角星应该如何绘制呢?我提醒学生,我们学过的repeat(重复)命令的应该更灵活的去应用。只要我们改变一下上面语句中的重复内容就可以实现空心五角星的绘制。repeat 5[fd 80 rt 144 fd 80 lt 72](如右图)。
这样学生在完成空心五角星的绘制后就可以一次用提笔、落笔命令完成填色工作。
最后再让学生使用上面的方法绘制其他的四颗小星,这个过程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但是在绘制过程中如果出错就需要重新开始,学生在这个过程可以锻炼细致的学习品质同时巩固本课学习到的新知识。
最后,在展示作品时结合国旗知识的学习,发现五角星的摆放位置大星应该是正的,而用以上语句画出来的星向左倾斜的。学生思考如何能控制五角星的摆放位置,完成本课教学。
基于教材中的知识,对教学内容稍作适性修改。以任务驱动形式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兴趣。在编写语句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遇到问题,尝试使用已学的知识探索性的尝试解决问题。在灵活应用所学知识适性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感觉。
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