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896
post:487896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范冉

  • 发布时间:2017-01-06 13:39
  • 作者:范冉
  • 点击量:

 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在这节课中,主要是引导孩子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来进行观察。课堂中提供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而且符合孩子日常生活经验的物体,引导孩子观察,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而且也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以及图形与几何等内容提供帮助。这节课里学生要能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也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也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因为这是一节观察物体的课,如果只是给孩子看一看课本上的图,选一选连一连,那么这节课很快就能上完。但是这样却不能给孩子留下深刻而清晰地印象。孩子对于观察到的物体的判断,是由他的直接经验转换而来的。孩子实际地观察到物体,再由自己观察的结果,将所看到的实物和图片连接在一起。

这节课里,我主要有以下几点感想:

1、联系实际,构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的一开始,我先请孩子们观察。从教室的前面往后看一看,再从教室的后面往前看一看,说一说自己都看到了什么。在前后看的过程中,孩子初步感受到,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看到的物体是不一样的。接着出示两张学校大门的图片,请孩子判断是从学校里面还是学校外面看的,再次感受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是不一样的,而且要根据观察到的物体的显著特点来进行分辨。

2、活动操作,在实际观察中体验知识

这节课中,我给每个四人小组准备了一个适合观察的娃娃,请四个小朋友分别从前、后、左、右四个位置进行观察,并说一说自己是从哪看的,看到了什么。先请一个四人小组进行示范,接着小组内互动。学生经历了实际的观察活动,在后续辨认图片的时候,就更加有感觉,也从观察中感受到一些小窍门,比如在哪个位置能够观察到哪些独特的地方,面对面的小朋友观察到的物体是相反的等等。在活动的过程中,有些小组活动很有秩序,按照组内的编号依次观察;但有些小组在组内玩自己的娃娃,甚至去动其他小组的玩偶。在这样的操作活动中,孩子很容易乱,如何能够有序的活动,静心的交流是需要思考的地方。

3、由具体到抽象,发展空间能力。

在观察过实际物体之后,请孩子直接看屏幕上出示的图片,说一说是从哪面观察到的。屏幕上出现的图片都是孩子实际观察的过程中观察到的那些,所以孩子都非常熟悉,学习的兴趣也很浓。紧接着,我又出示了课本上的观察题目,请孩子选一选。整个过程里,孩子学习很开心,对于观察物体有了更深入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