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825
post:487825

顾洁反思2

  • 发布时间:2017-01-05 20:43
  • 作者:顾洁
  • 点击量:

今天的课题培训收获满满,不仅有具体的课例,更有专家的引领和同行的课题交流,有趣的是还有现场老师的互动,非常欣赏这样的培训,多了微课堂,微介绍,微讲座,微故事,更主要的是老师们从中有所得。
我最喜欢项平老师的微讲座《教师个人课题的研究路径设计》, 做课题需要有活力,有新意,有想法新,有办法。我们应该做“有痕迹”的课题研究。我们要遵循方法,做到时间上合理规划,嵌入教育教学,行动设计,实践探索,捕捉信息,我们要力图设计和捕捉可视化的载体,让研究拾级而上。我想:要做好课题,教师首先应该把它当作有趣的事情来做,而不是随意的,或者认为是包袱,最主要的是付诸实际,和我们平日的教学紧密相连。正如我的课题《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单元板块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自从课题申报立项以来,我就使之贯穿教学中,在实践中研究,无论是语篇课,词汇课,或是练习课复习课,我会加以引导,或者说是“诱导”学生尝试使用适合个体的思维导图,刚开始,有些孩子还摸不着头脑,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尝试,大部分孩子能够设计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并服务于自己的学习。目前,我希望可以再系统些,并且凸显英语学科的学科特质,如何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思维导图,如何有新的东西产生。
       教学改革,所谓的“革”指的无非是百分之一或是百分之二的细微改变。我希望我的教学在经历了10年之后,有些变化,而非循规蹈矩重复下去。所以,做课题,引领自己做一个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