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王国漫游记》教学反思
南师附小 翟莉
本学期接到送教的任务,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困难。首先,一般来说科学认读课不同于语文课,不能借班上课。因为它的课堂和语文课课堂不一样,是长期训练的结果,一个从没有接受训练的班级,和一个一直致力于课题研究的班级学生的能力是完全不同。其次,由于对于学情的完全不了解,许多的课堂小研究根本无法展开,课堂上如何引领孩子达到最终制定的目标,根本无法预知。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语文课有现成的课文,科学认读的课本就是学生的剪贴本。现在,孩子连什么是剪贴本都不知道,如何做剪贴?没有剪贴,老师连课也无法背出来。
针对以上的一个个问题,我做了几个重要的调整。
(1)怎么做剪贴?利用QQ,先教会送教班级的老师怎么做,然后发图片指导,最后一步步指导学生做出来。接着,根据老师发来的孩子的剪贴图片,我开始备课。
(2)不了解学生的学情,怎么办?降低教学难度,减少汇报人数。一般,我班上课有7位以上展示,减少4人汇报。
(3)孩子不会汇报,怎么办?写好汇报语言,发给老师,先期进行汇报语言的规范性训练。上课当天,先期进班用有限的10分钟,进行一个粗浅的训练。
课堂具有不可预知性。就是这样,当天还是出现了许多的状况。
状况一:老师不理解,没有请孩子们回家先预习自己需要教的内容,上台展示的孩子的汇报语言全是最原始的。结合这一个情况,当场进行台前的训练,一句句地教。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直到教会汇报语为止。就是这样,原定的分层次的四步汇报语调整为两步。原本汇报语应该是四步:第一步自我介绍,第二步交流自己需要展示的字词,第三步运用各种方式读,可以全班读,分男女生读,请好朋友读,分组读等等,第四步提个问题考大家。后面两步,我全部调整为课堂上老师引导达成。
状况二:孩子是一年级的,刚入学一个月,又是从没有上过如此轻松好玩的课,孩子们很兴奋,很难控制。当堂拿出了,我一年级教自己班级的孩子的劲头,用“一二三、坐坐好”,“谁的眼睛看老师,我的眼睛看老师”等小口诀不断地进行课堂调控。虽然孩子们非常活跃,但是还是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状况三:没有前期的训练做铺垫,课堂生成很难。结合这样的情况,当堂降低难度,原本需要学生说的,老师说,学生复述,或者利用游戏一个个学习。
虽然,最终设定的教学环节没有上完,但是前面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实实在在的,孩子有所得。这样的一次尝试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一名老师对于学生的了解是多么地重要,真是一次有趣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