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571
post:487571

《红蜻蜓》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6-06-21 15:55
  • 作者:石光翠
  • 点击量:

 《红蜻蜓》教学反思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石光翠

 

   《红蜻蜓》是一首非常优美而富有情趣的合唱歌曲,是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歌谱写而成的。

 

针对本首歌曲的旋律特点,我设计了一个游戏的铺垫,让学生通过听辨“小蜻蜓”的歌声熟悉两个声部的旋律,把枯燥的识谱教学趣味化。然后让学生扮演两只蜻蜓同时歌唱,这样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模唱等环节中把合唱旋律练习进行趣味化练习,为歌词的演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而本首歌曲的重点难点是三度音程的音准把握,后来在另一个班我设计了一条短小的三度训练曲,对歌曲后来的音准有很大帮助。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中可根据所教歌曲量身定制一条练声曲,并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长期坚持下来,将有助于学生合唱水平的大大提高。

 

通过这首歌曲的教学,让我强烈地感受到合唱教学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中年级开始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有计划地进行训练,让孩子们从合唱中体验合作的快乐,体验通过努力创造出的美好。 

   

 虽然学生十分喜爱这首合唱歌曲,但是学生的合唱技能还需要不断地提高。合唱技能的学习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基础,稳定的节奏、良好的音准和声感感训练,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训练内容,只有重视积累才能在音乐体验的过程中领会到音乐内在的深层次的美。


  
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咬字吐字均要协调统一的声音艺术,合唱技能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今后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合唱技能训练,断提高学生的合唱技能,从而去展示和表现合唱的艺术美


  
教学过程中我将歌曲旋律的走向与力度的变化结合起来,进行重点讲解、练习和体验,让学生在对照的基础上尝试探究歌曲的演唱处理效果。此教学方法既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能避免枯燥地练唱,还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从而轻松地完成教学内容,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    

上一篇:陈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