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了在wps文字中进行表格的修饰,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有:
1、在讲解行高和列宽的调整时,在展示了两个同样的课程表,但是其中一个行高比较高,我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帮我们试着调整一下这张表格的行高?”有孩子举手了,我请他上台示范,他把鼠标指针指向表格行线,指针呈现双向箭头形状 ,然后拖动行线到适当位置,就调整了行高。于是,我问他:“你怎么知道这样操作可以调整行高的?”孩子答到:“我在前面制作表格时,不小心拖动鼠标,发现了这个方法可以改变它的高度。”于是,我在全班表扬的这个孩子 ,能把自己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思,并总结,找到方法,我想,是值得大家去学习的。
2、在设置表格样式这一教学内容中,我请了两位同学上台 ,一位是用WPS自带的表格样式选项卡中的预置的样式来设置,一位是自学书本用“表格样式”选项卡内的“底纹”来进行设置。我以为两种方法介绍完了就没有孩子举手了,哪知道还有一个孩子小手举得很高,于是,我又请他上台操作,这位同学选定表格,wps文字会有快捷工具栏,上面就有“底纹颜色”这个命令。我很惊奇,“你怎么知道这个方法的 ?”孩子告诉我,妈妈在家用电脑做表格,我看到的,于是就学会了。多么用心的孩子啊!生活就是课堂,不是吗?
3、在表格学习内容中,还有一个知识点事单元格的对齐方式。一开始,我只是将没有居中的表格和左对齐的表格让学生比较,孩子一眼 就发现了,并且有学生利用“居中对齐”按钮让表格文字居中(这是前面学过的),但是,单元格的对齐方式与之还是有区别的,如何能让文字在表格的上下左右的中间呢?这里就自然而然的引入了居中对齐的命令。
这个星期的课上下来, 发现学生自学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他们也会举一反三,遇到问题也会动脑筋,场景1 中的孩子就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有时候不需要给学生太多的限制,“不出错”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情,在错误中也可以找到正确的方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信息技术,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对生活的重要,我想这才是我们课程开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