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122
post:487122

《分类统计》教学反思 程畛畛

  • 发布时间:2016-06-06 16:27
  • 作者:程畛畛
  • 点击量:

 《分类统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以青奥会吉祥物砳砳的故事为主线串起来的一个教学情境链,砳砳从家到小小运动场,再到小小商店,再到小小乐团。故事中的每一个情境主要环节就是:即情境提问解决应用。设置数学情境是前提,提出数学问题是核心,解决数学问题是目标,应用数学知识是归宿。砳砳从家出发到小小运动场,看见小动物们在比赛,从而引导学生提出两个问题:跳高和跑步的小动物分别有多少只?每种小动物各有多少只?再共同来解决问题,也就是分类来统计。这是本节课的新授部分,对于培养学生会分析统计表,我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是以砳砳的角度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看完了小动物们的运动会,砳砳有点口渴要买杯子喝水,从而引出杯子如何来分类统计。出了商店砳砳来到了古雄小学,因为他要为青奥会找个乐团做宣传,通过一段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很想跟随砳砳的脚步来到乐团的排练中心,从而创设了这些排练的小朋友可以根据什么来分类统计呢这个问题情境?并让学生选择一种统计标准推荐给负责乐团服装的老师,从而做到能够把所学的应用到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积极的学习情感。

这堂课在这样的一个故事情境下上下来,无疑低年级的孩子是感兴趣的。但是知道自己有一些方面做的还不够好:

1  关于小班化课堂百分百的关注还是做得不够好,对于个别学生的关注太少,小组合作中展示还未达到百分百,这是后期要努力加强训练和关注的。

2  和乐情境学习单没有充分利用。反馈学生填写的分类统计结果时,可以直接将学生的作业直接投影展示,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的错误,避免类似的错误再犯,这样效果会更好。

3  在有些地方给予过多的引导,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空间,应该耐心的等待孩子的回答,这方面还需要努力磨。

4  个人方面:第一次上公开课,还是比较紧张,声音不够大,不够抑扬顿挫,教师基本功还需要努力,多训练出自己的教学气场。

     低年级重在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考虑到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预习较弱的特点,低年级的目标呈现则以问题的形式分层次呈现,目标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进行自学。因此,在《统计》这节课的设计时我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首先,在教学中分两个层次,呈现了目标。一是在初识分类标准,完成统计时,通过让学生表述统计表信息,完成教学目标。二是在学习了不同的分类标准统计结果也不同时,呈现了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会分析统计表信息和认识不同分类标准统计结果的异同。可以说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学习效果。其次,整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给学生充分学习、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再次,整节课使用同一情境串联,使课堂看起来流畅,在时间的把握,重、难点的突破上也掌握得比较好。最后在练习的设计上考虑到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分层展示,有序提升。

但课堂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本节在练习设计的最后一题,虽有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未能考虑到整节课情境的应用,第5题的图片其实与课本中的主题无明显联系,因而使用在一个情境中,显然有些牵强,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