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兽奇想”是一节以绘画为主的美术课,造型、游戏于一体,结合欣赏、交流、表演、制作、评价等手段启发孩子的创作构思,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想象创造的快乐。三年级的学生想象能力比较丰富,往往能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发现如果按照教案中,怪兽都是不按一定规律来画,确实不太严谨,怪兽都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根本就不存在,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这正符合三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但是想并不是没有要求的空想,它有它的定义,怪兽应当是以兽为原型,在以其它动物的特征进行添加,并结合增加删减等办法画上五官,所以我以这几个环节来设定我的课堂,1,展现活动形式丰富多彩,通过怪兽小学招生来带动孩子兴趣,再接着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走近怪兽博物馆欣赏古代作品、欣赏大师作品、同龄人的作品,学生一方面感受着中国古代文物的光怪陆离,另一方面也惊叹于祖先的智慧。学生在图片欣赏过程中了解了文化,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审美,激发了创造的欲望。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先学后教。为了让孩子自主的找出画怪兽的方法,我思考着设定了小游戏《大家一起造怪兽》让学生当小老师自己拼接怪兽,孩子也很快找到了方法3、加入简单手工,让怪兽动起来。孩子们虽都喜欢画画,可是画到底没有手工有趣,于是我简单的加入了一些小技巧,在做好的怪兽身上开上两个圆洞,让手指穿进去,便让怪兽动了起来,很容易的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怪兽奇想》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留给我的思考却是深远的。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出了一个个特点鲜明,造型各异的怪兽形象。增添删减、组合添加等这些创作方法被孩子们熟练的运用着,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挖掘学生想象力的潜能,我们责无旁贷的。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手段和方法很多,鉴于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要因势利导,结合故事、音乐、文学、幻想等手段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而我作为一名美术老师会继续在如何培养挖掘孩子们想象力的道路上扎实的摸索着……虽然孩子作品完成不错,但是还是有些小问题,比如我的老问题,永远担心孩子学不会,就会容易自己讲的很多,显得教的成分重了一些,作业二的手工环节,耗时太长,以致后面上的着急了,显得收尾比较仓促,环节精简一些会更好,这些问题让我意识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点的重要性,只有秉持这个教学观点,才能使课堂更具兼容性与开放性,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注意学生,更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让他们体验、探索并积极实践,认识自我、展现自我,这样的一节课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