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7060
post:487060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反思--吴娜娜

  • 发布时间:2016-12-13 10:28
  • 作者:吴娜娜
  • 点击量: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我走向正式三尺讲台所上的第一篇课文。由于经验有限,加上对课堂的控制能力欠缺,所以课堂的教学流程显得生涩,与课前准备有较大的出入。

  《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三年级语文中的一篇课文,也是一首歌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这篇课文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所以在课始我先播放了这首歌,让学生们感受一下这首歌的欢快的节奏,以及进入北海游玩的快乐情境中,为学好全文作铺垫。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是谁为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在教学第3小节中,我采用多元化联系,情感牵引,突破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可是在最后一小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情感的牵引却不是很顺利,显得生涩。

  开始的时候我让学生理解尽情的词义,学生的回答是很开心很快乐。通过了解一个词的意思来理解做完了一天的功课,让我们尽情欢乐着这句话。在理解的同时,让学生自己联想,如果是自己置身于课文描述的内容中,一起来体验欢乐。紧接着思考是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回答问题。此时,学生因为感情层次尚属于浅层次的,加上生活的时代与课文所描述的已经有相当长的间隔了学生的回答多拘泥于父母、老师等范畴,理解不到党的伟大、党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感受到文中的我们对党的无比热爱之情。这时,我的引导应该需要起很大的作用但是因为经验有限,当时的处理不是很妥当,只是把这些强行灌输给学生。其实,当时应该举些例子来让学生理解一是体会文中我们的情感,二是联系实际,说说现在的我们感受到了党的哪些关怀?两种情感牵引,孩子们的情感更容易水到渠成地被激发,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课文所表达的感情,还能让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

  通过第一课的教学,让我感触颇多。我课本教学参考学生之间的对话还有问题,需要细细去品味、去琢磨。在以后,每一课都要精心准备用心上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做好每一个细节开始,细节决定教学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