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952
post:486952

《老虎磨牙》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7-06-21 12:07
  • 作者:张可
  • 点击量:

 《老虎磨牙》教学反思

                 张可

这次我公开课内容是《老虎磨牙》的欣赏片段课,是一首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合奏曲,在结束这次磨课之后,我学到了许多。在此将一一总结。

一、我的教学目标设定与教学过程设计

在教学当中我用到了“鼓”这样乐器,并把乐器贯穿在教学当中,由于教学对象为一年级的学生,所以我把目标定为了这几点:

1、通过尝试敲击鼓,探索、了解并区别不同演奏形式下鼓的音色。

2、以故事代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大鼓的不同音色产生形象联想,再以肢体语言的方式表现出来。

3、学生通过调整剧情创编“老虎磨牙”,并能够听辨鼓的声音表演出来。

    正是因为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接触各种打击乐器,对于乐器声音、音色的捕捉能力不够强,所以这堂课我将重点放在了探索和分辨乐器的声音上面。在课的开始让学生自己去敲小鼓,自己去探索鼓的音色,也就是不同位置发出的不同声音、以及不同演奏形式下的声音——轻、重、缓、急等等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起了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仔细听,说说这些声音的区别,这就是知识内化的第一步。第二步由我来演奏,请学生现场听辨,反应出不同的敲击动作,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加深对不同演奏形式下声音的理解。做好这两步是为了第三步,也就是本课的难点做铺垫,通过听声音产生形象联想进而把故事表演出来。整堂课从听、动、表演三个层面慢慢深入,围绕声音做文章,最后成果是通过二次创作表演来进行展现。

下面我具体谈一下这一次备课的体会。《老虎磨牙》这一课是打击乐合奏欣赏课,对于这样一个教学内容,有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不告诉你《老虎磨牙》这个名称,听到这段打击乐会有什么形象的想象?有多少人会联想到老虎的?(说到这里稍做停顿,容听众想一想)我作为老师多年的音乐经验已是将形象固定在曲名所说的老虎上,而对于孩子,他们的确会有不一样的想象,即体现出音乐不具备表意功能的特性。从这个角度理解,形象应该是帮助理解音乐,而不是固定音乐。所以学生在认识鼓的时候,采用了让学生自己先去敲一敲的方式,不告诉他们怎么敲,敲什么地方,也就是不固定演奏形式,给他自己的想象空间,并且在与形象连接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探索到的声音与演奏形式以及角色形象相关联,有着一定的趣味性。在学生对声音有了了解之后,再回到故事,进行故事情节的创编,作为对这堂课效果的当堂反馈,也进一步巩固了已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的产生过程

 我在最初试教的时候并不是这样设计的,《老虎磨牙》这首作品可以说是一首用打击乐器讲的故事,这就带来了两个思路:一是从讲故事入手,带着认识打击乐器;二是从认识乐器入手,最终构成一个故事。我最初的设计就是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将乐器的认识与特色的感知贯穿在故事之中。即将学生了解《老虎磨牙》的故事情节定为教学目标,将森林里面老虎、兔子、捕猎、磨牙等等这些故事梗概告诉学生,再让他们与乐器配对,引出大鼓,然后我用大鼓伴奏请孩子们表演。这种方法后来在试教的时候碰上了一个很活跃的班级,就发现听赏中将形象与乐器配对时,认真听的孩子很少,很多都在关注大鼓这样乐器,之后的表演就出现了听觉断层,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表现。

后来经过讨论,发现,每个班级风格不一样,可以选择的方式确实不一样,面对很活跃的孩子们仅仅去听辨声音不如给他们直接触碰乐器来的效果好,这样它们对所有声音就有概念了。所以我后来将顺序调换了,将乐器尝试和声音的探索定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先什么都不说,把乐器教给孩子们去敲,让他们对声音有亲身感知,再带着这种感知去学习听辨声音,然后再切入主题,将角色、形象代入。

三、我对“教无定法”的理解

在面对不同年龄层次甚至是不同班级的学生时,根据教师想达到的目标和课堂效果,作品中的音乐要素是有取有舍的。《老虎磨牙》作为一首打击乐器著名的作品里虽然是以大鼓为主,还有其他的小打击乐器伴奏,也是一首很有名的打击乐合奏,这个作品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听辨声音,最好的表现方式是让学生去尝试演奏。但是正因为这一课放在了一年级,想要训练学生做打击乐合奏,必须有演奏技法的支持,一年级有些孩子甚至对这些乐器的声音还没有意识去区别,合作演奏就显得没有意义了。所以在音乐要素上我这堂课将重点摆在了音色对比上,学生的尝试敲击是为音色做铺垫准备。

不过这一课如果放在四年级,那这堂课的重点就不会放在听辨和表演上,而是乐器的认识与合作演奏上,四年级的学生对打击乐器基本的演奏技法有一定的概念,故事还是可以让学生去编,可以让学生来演奏,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乐器设计形象进行演奏,老师伴奏,甚至同时表演。

这是这次磨课很大的体会,知道了面对学生的不同,目标是可以调整的,甚至教学环节也是可以调整的。以上是我的教学反思,如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