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900
post:486900

张可《雁儿飞》——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6-12-19 13:15
  • 作者:张可
  • 点击量:

《雁儿飞》这首歌曲是一年级上学期第5单元的歌曲,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速度为中速,引导学生了解一年四季的变化以及时间的变迁。在歌曲风格优美,旋律起伏跌宕,有较强的舒展性。 我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注意到了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将表演的环节一直贯穿于课堂。首先让学生跟着伴奏学习老师的动作进入教室,进教室的步伐为小碎步,并挥手上下做起伏状,模仿大雁飞翔的姿势,在这里我将课堂的基调奠定成了舒展,轻柔的基调。紧接着,学生在音乐中猜到了这堂课食欲大雁有关,就跟着音乐教授大雁飞翔的准确姿势,并用散点走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室中央随意走动,训练学生控制自己身体并做到协调的能力。然后进一步我将三拍子的节奏用合作小游戏展现出来。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用响板为歌曲伴奏,节拍是ta ta ta/ta ta ta,第二组用碰铃,节拍为ta--/ta--,跟着老师的手势将两组节拍奏,轮奏加上合奏练习,在了解三拍子歌曲音乐韵律的同时能知道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紧接着带学生练习歌曲中变化最大的一句,也就是第二句,音高变化最大。通过动作带学生体验,加上歌词提前唱完这一句。 最后是读词,用三拍子的演唱韵律读词,注意强弱,注意每个字的咬字清晰。紧接着师生接口唱,将整首歌曲唱下来,配上动作。 这堂课主要以动作带入,将大雁的伸展翅膀的动作始终带入在课堂当中,给学生动唱结合的体验。中间难句,大跳音的部分用动作来带入,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整堂课中,我用身体语言和音乐语言带领学生感受大雁,感受飞翔。 不过课堂中也有不足之处,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是很难集中地,我在课堂中有时候为了进行环节而没有办法顾及到每一位同学的感受。比如,在散点走动的时候,我要求动作标准的同学让他先来飞一下。这个时候有很多同学动作非常标准,我不能让他们意义上台表演等等。其次,一年级学生的可控性较弱,在大雁飞行的时候,没有办法让所有同学做到动作标准。最后,我在设计休止的时候,用小闪电来代替休止,为了闪电来控制停止。其实可以将这首歌曲用一个小故事串联起来教学,这是在以后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