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848
post:486848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反思 张娟

  • 发布时间:2017-01-10 13:57
  • 作者:张娟
  • 点击量:

      商不变的规律”是在学习了商是二、三位数的除法之后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的学习,主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一规律。让学生认识到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进行简算,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在小学阶段,商不变的规律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给今后分数和比的性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新教材却把商不变的规律及商的变化规律都放在一个例题中,大大增加了学习内容和理解难度,我将内容进行了分化,将商不变的规律单独作为一个完整的课时来讲,大胆创新,重点突出了商不变的规律,效果很好。一、引入材料,发现规律。

课的开始,我先出示了一道题16÷8= 让学生口算。接着又呈现了6道除法算式口算:(148÷24 280÷40 3160÷80 496÷48 564÷32 68÷4 从这6道题不难发现,前5道题同16÷8 比较,都是扩大几倍,而只有第6题是缩小的情况。因此,让学生自编几题类似可以缩小情况的题目。我给出的题,多数是商是2的,还有几道不是得2的,其中商2的口算扩大或缩小的情况尽可能多一些。然后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接着再探究商都是2的这些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

让学生从自己动手编题到自己动脑探索,从数量之间的变化中得出“商不变”的规律,从大胆设想规律的用途到——验证,老师“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使学生学会的不仅仅的一条性质,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研究和创造。

二、小组合作,主动参与。

探究性学习极力倡导学生在新知学习中积极合作、群体参与。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参与、合作的意识,又有利于学生形成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但是,在教学中,还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合作。在本节课上,出示6道商是2的除法算式,然后小组内讨论: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化的?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关注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做一个新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上应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加深学生的理解。

    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概括出规律,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思维方法和探索精神,教学效果不错。

三、课堂练习,层次分明。

在教学完“商不变的规律”之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400÷25=400×4)÷(25×4=1600÷100=16 让学生观察这道题应用了什么规律来计算的,接着又出示了两道题:(1800÷25 2625÷25 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来计算,在笔算的基础上,再出示简便算法,学生一定会更容易理解。

在教学中,能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并通过尝试练习对比和分析,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