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师:( 板书“0” ),提问——认识吗?
全体学生举手大声挣抢回答:认识!——是零
师:一定是零吗?
课堂安静下来——疑惑——部分学生犹疑后坚持:是零
师:沉默(微笑)
生1:我觉得有可能是一个圆圈。
生2:我觉得是字母“O”。……
师:只不过是一个小游戏,从这个游戏中你有什么感悟?
生: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一件事物,角度变换了,我们会有新的认识和发现……
师:是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试着变换角度促进我们的思考。
师:出示“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的80%”你会换个角度思考吗?
生1: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的80%。
生2:男生人数相当于女生的。
生3: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4:5。
生4: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是。 ……
教学反思:
意识决定行动,如何让学生增强解决问题过程中变换角度的意识,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逐步渗透。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总是把解决问题框定在“当前” 状态下,局域于“熟悉”情境中,所以总是缺乏转化和变换的观念,教师总是埋怨学生解题思路要么呆板、要么不够开阔。我的这一次不经意的教学过程,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学生在开心的议论中仿佛明白了什么是变换角度看问题,看来,培养学生增强转化和变换的意识不应该是通过用生搬硬套的语言去强求学生,而应靠我们用智慧的、学生喜欢的方式去“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