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817
post:486817

朱舟舟 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7-01-07 16:09
  • 作者:朱舟舟
  • 点击量:

静心静思,如何“像斯霞老师一样教语文”

——《北风和小鱼》教学反思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朱舟舟

 

我对这节课设定了以下几点学习目标,一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二是掌握本课生字,能够用正确笔顺书写,并且了解“口”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三是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读出感情,读出味道。下面就结合这节课来谈一谈我的反思。

一、做真正心中有学生的老师

心中有学生不是光嘴上说说或者笔端写写的,“心中有学生的老师一定是会倾听的”。这节课是我第一次把自己的课录下来听,很紧张,生怕说错或者记错教学环节,一直在反复背着已经背了很多遍的教案,力争每个字都很准确简洁。在课上,因为我太在意教案,心里难免会慌,又想着下面该说什么,又想着要仔细听学生的回答,使得我并没有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发言,而其实这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去倾听,会倾听,才能把握住学生智慧的火花,才能抓住学生思维上的问题。”

“一个真正优秀的老师,他的心中有的不是教案,而是学生。”课堂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互动的基础就是倾听,我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这也使得我和学生的之间有距离,和文本之间也有距离,没有深入进去,在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桥梁作用没有发挥好。我的情感没有进入文本,没有去倾听,怎么能把学生带入文本呢?所以今后教案还要更加熟悉,才能去关注到学情,才能放开大胆地投入课堂教学。

二、扎实基础,关注每一个

我一直牢记着田老师的话,低年段要夯实基础。基础是低年级最重要的任务,“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紧抓基础才能让学生在以后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也是姜老师平时教导我的,每个知识点要教得扎扎实实。在这节课上我从板书书空,说口诀,到生字词音形义的教学,再到标自然段序号,这一套环节都是平时姜老师指导我的。然而虽然环节都做到了,可是每个环节要给孩子训练达到什么目标,我并没有做到心中有数。

课上在标自然段序号时我在投影下板书,然后我就问:“和老师一样的小朋友举手。”我扫视了一圈,有两个孩子没有举手,大部分都举手了,我就这样开始下一个环节了。回想起来,我这样的环节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让全班每一个孩子都做到正确标出序号,而发现有两个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我应该再问问他们,错在哪了?改过来了吗?就这一句话就体现出是不是以学生为本,是不是关注到了每一个。扎实有效是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甚至是一个眼神,包括肢体语言。每个学生都有他的潜能,包括一些学习稍弱一点的后进生,他们也有潜能等待我去挖掘,关注每一个,尤其要关注到后进生。之前调研时听课领导也指出,我在课堂上是有盲点的,而这些盲点上的孩子很容易被忽略,被游离于课堂之外,我还要多想办法,克服课堂上的盲点,“有最后一排座位,却不会有永远在最后一排的人”。

三、注重思维,问有含金量的问题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在我这节课上,对于学生情感的人文性引导,以及读文、训练说话的工具性学习比较注重到位,而思维性却不够。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认知和思维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在课上还应当注重方法、比较与联系的指导。以导入为例,我把“和”出示出来以后,还可以再问问学生,看到北风你想到了什么?那小鱼呢?让学生学会联想,然后去思考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中间要用“和”?这样的问题才是真正让学生思维活动起来的问题。而我的课上看起来学生活动的挺多的,其实大多是表象的活动,并没有启发学生思维的深层活动。一问出来学生就能回答上来的问题没必要问,问真正值得问的问题,有含金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