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692
post:486692

教学反思二

  • 发布时间:2017-01-04 13:29
  • 作者:肖冬梅
  • 点击量:

 让学生在数学游戏中提升数学计算能力

计算,不仅贯穿小学数学教学,而且也是小学生的一项必备数学能力。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层次,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而乘法口诀是乘法计算的重中之重,可是我们平时的口诀教学中常常是枯燥乏味的,学生淹没在读口诀、背口诀中,很容易产生厌倦感,教学也因此陷入低效的泥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口诀练习练出新意、练出趣味呢?结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设计了数学游戏《骰子里的乘法口诀》一课。如何在计算课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积极参与数学乘法口诀学习中,如何让学生在计算课堂上感受到愉快的体验,并提高计算能力呢?现结合这节课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一、骰子,让学习生动有趣

巴斯葛说过:“数学这门学科如此严肃,千方百计让它带点儿趣味性是很有益的。”因此,在这节课中,老师创设了“骰子里的乘法口诀”的情景,用比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得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地调动。课一开始,我从骰子引入: “今天的数学课,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骰子,让它陪我们玩游戏,学数学。” 学生看到用骰子学习数学时,都感到非常新鲜,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接着我介绍:“骰子6个面上有123456这几个数字,掷一次,能得到一个数字。”在课中,老师还经常用一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关注,如:“你想掷一次吗?”“骰子不仅好玩,还非常有用呢!”等等,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愉快的体验,让数学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二、竞赛,让学习其乐无穷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竞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这节课中,杨老师开展了口诀大比拼的竞赛游戏。第一个游戏:比一比。同桌两人同时掷出骰子,看着两个骰子上的数报出一句口诀。例如,两个同学分别掷出32,看数报出二三得六,同桌两人比赛,先说的赢一局,在规定时间内赢的次数多者为胜。第一个游戏结束后,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第二个游戏:猜一猜。同桌中一人掷骰子,报出两数的乘积,另一同学猜骰子上掷出的数字,说口诀。在规定时间内猜对多的同学为胜。例如:一个同学掷出42,他报:8,同桌根据乘积猜出两个数字是24,他报:二四得八。如果遇到像12这样有两句口诀的,同桌要提示猜对了或是不对,有两次猜的机会。这样的游戏设计,学生互比互学,在竞赛过程中巩固了6以内的乘法口诀,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采用同桌竞赛的形式,能更好的集中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提高运用口诀的能力。

三、宾果,让学习别开生面

在数学课上通过数学游戏,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为了让游戏更具有趣味性,老师在最后设计了这样的游戏。宾果游戏,即bingo,在一个5x5的表内进行(如下图一、图二),表格内的数字可以自行设计。游戏中,老师掷骰子,学生根据骰子上点数的乘积在表内圈一个数,如:老师掷出25,学生圈出积10;老师掷出14,学生圈出积4……圈出的数最先连成线者赢,其余同学停止游戏。一轮游戏结束后,老师提问:“为什么他已经连成线了?他怎么这么快?”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在这个游戏中可以运用一些策略,使得连成线的几率增加,而不是随机胡乱圈。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手脑并用,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8

5

4

15

6

12

3

24

4

20

9

8

12

16

5

6

4

15

10

36

3

2

6

30

12

7

15

1

8

4

8

6

12

36

2

4

24

8

10

6

12

9

3

4

12

18

5

6

30

8

图二

 

图一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采用游戏的手段,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获得成功和快乐的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这始终是我们每一节数学课不变的追求

下一篇:教学反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