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6642
post:486642

孙权教学反思

  • 发布时间:2016-06-20 22:14
  • 作者:孙权
  • 点击量:

网络学习已成为我们教育的第二课堂
————有感于《基于网络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研究》
                              南师附小 孙权
在薛老师的文字里,提到了基于网络的教育,虽针对教师这个主体,但我个人认为切合了这样两点考虑,从而为我所吸引。一是本人对于网络的兴趣,二是网络的开放性已成为我们日常自主学习的选择之一。
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已不仅仅广泛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因此基于网络的饿教育是克服传统弊端、发挥网络优势,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实效的需要。所谓的网络学习,本人查了百度百科,定义如下: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协商学习的方式进行。相对传统学习活动而言,网络学习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丰富的和共享的网络化学习资源。二是以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三是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具体应用于我们学校的教育中,我认为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随着端到端为千兆,教师桌面为百兆的接入。学校每台计算机都可以宽带上网。师生可以方便地查阅因特网上的资料。网络教学拓展了师生的知识视野,改变了学科教学模式。因特网的资源库是按照符合人类联想思维的超文本结构组织起来的,因而特别适合于师生进行“自主发展、自主探索”式的学习。同时网络教学改善了教师教育行为,,学生学习的方式。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通过资源网站的导航、学习活动(任务)的设计、学生讨论交流的组织以及评价等来体现教师的功能。
二、网络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
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如果我们的学生还不知道怎么收发邮件,还不知道怎么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和远方的亲人朋友交流,还不知道网上冲浪收集必要的信息,那么他肯定是落伍了。这些生活中简简单单的事情,就是网络学习的部分内容。而在这样的学习中,我们发现网络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都更加能够服务于我们的学生个体。
网络学习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有这样三个特点:
首先就是网络学习更具互动性。除了短暂课堂时间的面对面交流,网络提供了随时随刻的交流互动。这种互动打破了传统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的呆板模式,学生将更具主动性、积极性。而且家长与学生,家长与老师的互动也建立起来了。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网络学习实现了“无缝学习”。 第二,网络学习更能让学生喜闻乐见。孩子们的天性好玩,有探究心。网络学习就能够满足孩子们的这种心理需求。极大地促进了用户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第三,网络学习能够实现“一对一”的差异化教学。传统教学都是一个老师同时教五六十个学生,当然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而好的网络学习平台能够依托先进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人工智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自动生成合适难度的题目。学生们也可以自己挑、自己选,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这是网络学习极大的优势。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的个体学习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而学习的动机及乐趣也并不会因此而减少。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三、网络学习真正解放了教师时空的教育限制,将教育的价值最大化。
作为学校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网络学习已经深入到学校、家庭,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在学校是教育者,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知识水平,拓展视野,探究并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教育事业中有所作为。然而,光依靠学校组织的学习和研讨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更多地要靠自己学习,而网络学习便成为教师学习的非常有效的方式。网络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要学习的要求,在网上查询出很多相关的内容。教案、教材探讨、习题、知识背景、教学方法等,非常丰富。在网上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而灵活掌握,避免了时间的地点对学习的限制。在学校,我们更多的是辅导学生,批改作业。几乎没有时间学习。在家里,我们有了时间,就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积累在学校,我们通常是同年级或同科目的老师进行讨论交流而学习,因而对象范围具有较大局限性。在网上,教师可以与全国的同行进行讨论交流,学习更多同行的经验和方法,甚至还可以在教材研究上,通过在网上查看教材的解读、分析,进一步了解了教材,充分把握了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也轻松掌握了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重难点,为更好地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课堂设计上,通过博众家之长,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紧密、活泼、有序、有效;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学习网上的一些优秀教学方法并与其它教育者进行大量的研讨,力争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使学生易学、想学。在练习题上,通过收录网上的一些好的练习题,尤其是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练习题,如各种竞赛题,让学生在愉快中完成作业,在动手、动脑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看到更多学生对教学提出的意见、希望和存在的问题,使自己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
在教材研究上,通过在网上查看教材的解读、分析,进一步了解了教材,充分把握了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也轻松掌握了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重难点,为更好地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课堂设计上,通过博众家之长,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紧密、活泼、有序、有效;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学习网上的一些优秀教学方法并与其它教育者进行大量的研讨,力争教学方法更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点,使学生易学、想学。在练习题上,通过收录网上的一些好的练习题,尤其是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练习题,如各种竞赛题,让学生在愉快中完成作业,在动手、动脑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