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规律,规范教学
田老师今天来听课指导,很有收获,现整理慢慢回味。所有的教学都要把握规律,文本是识字的语境,文本是朗读的范本,文本是思维培养的载体,文本是学习语言的语料。一年级是关键期,常说夯实基础,夯,就是使大劲,使大劲反复夯实基础。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什么?识字写字、读书积累、发展思维和培养习惯。就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识字写字
首先 谈识字。字理识字。追寻字源,科学地识字,才能触类旁通,掌握识字规律。比如汉字中大家族要数形声字。这一课中的猴、寄、邮、城、张、把都是形声字。音形义相结合,汉字才能变得立体起来,学生的印象才会更深刻。如:污染。我的教学是,直接结合课文理解污染,“你指导我们的城市受到哪些污染吗?”接着借助图片,看到浓烟滚滚的空气污染,夜间刺眼的光污染,漂流着垃圾的水污染,轰轰震耳的噪声污染等。最后指导朗读。最后奖记字好方法时,有学生又讲了这个字。田老师说,如果是她,她会这样上,小朋友,你看,污染,这两个字都是三点水旁,都和水有关系。污,水,亏了,水亏了就是水不再干净了,水变得少了。你看,水里面排放了脏东西,就成了污水。染三点水,染料和水有关,九,这个数字表示很大,反复染,染很多次才能上色。木,表示古时染料多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
合在一起就是污染。这样从字源上又有趣又明白了意思。
不要在字音上花大时间
2、读书积累
读书首先要会听老师范读。怎么听?一年级小朋友听的要求一步步提高,先要求眼看字,耳听音,听清停顿。暂时不要求听停连。
读:杜绝顿读、唱读。发音要准确,读准声母、韵母响亮、声调饱满。
朗读:前音不拖 词儿连读。
流利:语意连贯。用声音的高低、手势。看见逗号停一停,看见句号停长点。声断气不断。
低年段大量读,少说。读出意思。课文是读懂的不是文懂的。读中理解、读中思考、读中积累。
积累:师生共进 背散文背古文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背古诗,自己和学生一起背古诗。还可以背经典散文等。随身常带古诗字帖,一边练字一边背诗,师生共进!也增加自己的底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关于学生的积累。低段要求语言通顺,大量积累和背诵。教材是很好的范本。如课文中出现的:受污染的城市,美丽的大森林 边走边看等这些特殊语句引导学生积累背诵,大量背诵。
3、关注思维的培养
在 我们的课堂上,提的很多问题是无效的,学生的思维仅在水平位移。田老师提出,问题要多元、一读就懂的问题不要问,只有一种答案的问题不要问。不要,而要动态提升。每篇课文不超过3个问题。
4、习惯:编儿歌、口诀。
田老师建议,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习惯培养以及语文学习的要求等编成儿歌。如,坐、站,上课、下课。读书、握笔等。
接着,田老师提出二次备课如何写?即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有价值的事情。不需要满篇红色,却没有价值。她提出每篇做个这三个问题:1、设计一个主问题2、一个主要段落交给孩子什么学习方法。3难写字的指导:为难字编儿歌。每学期针对一个方面进行研究,反思也集中写这一个方面。一个单元反思一次,一学期下来就是8篇有质量的文章!
最后,田老师送我们几句话共勉:让孩子经历真正的学习过程。
老师做清清楚楚的人,让学生简简单单快乐地学习。
不要比:谁能读得更好?指向内容本身。此处读得再静一点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永远激励让他自信!他是我的孩子会怎样?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埋头教书,更要有高人指点。这次上完课后,真的很有收获,以上文字,我还会反复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