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朵朵》反思
樊敏
《花儿朵朵》是二年级一节造型领域的课,教材是从同学最熟悉、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中提取教学内容,以“花”为题材布置欣赏、绘画、制作等内容,构成一个综合性的创作课,来扩大同学的审美范围和知识范围,在变换的创作乐趣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感悟自然、生活、艺术之美。针对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我选择先以绘画内容为主导来进行教学,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认知领域认识自然界的新奇美妙,了解花朵的生长规律,增加对大自然的亲切感;操作领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现能力;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悟能力,对简单的美术术语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本课教学重难点为观察能力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训练,观察与想象的结合,激活创作灵感。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置,我确定了以激趣导入、探究花朵结构、形态、色彩为切入点,层层深入,并以教师演示给学生直观感受作画步骤和要领,从而掌握创作花儿朵朵的方法。
基于以上设计思路,教学实施过程中,导入部分采用猜谜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用迎春花和牵牛花引出“一花一世界,一朵一芬芳”,进入花的世界。新授部分先了解学生对花儿知识掌握的程度,让学生感受花儿的美好意义,激发绘画表现的欲望和热情。紧接着欣赏图片中的花儿,说说它的结构,有哪几部分组成,学生观察得也很仔细。对花的花萼、花蕾、花瓣、花冠、花蕊等构成结构大致清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花的外形姿态。学生发现了圆形、三角形、五边形等多种外形的花,并感受到花儿生长过程不同的姿态,有含苞待放、欲开含羞、半开半放、全然盛开的,花头有朝着各个方向的,接着让学生感受花儿绚丽多样的色彩。在欣赏了各种美丽的花朵图片和优秀的学术作品之后,教师进行范画演示,其中对构图、透视、层次、细节等处理方法的讲解贯穿其中,尤其要求“大”“细”,强调画面要有丰富的变化和生活的情趣。
本课教学实践完成后,感觉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也令人满意,但也有几点不圆满之处:一、教授部分比重大,留给学生的作业时间短,尤其是“你对花儿知多少”设置8个小问题进行师生互动的环节,耗时较长,完全可以进一步压缩,以腾给学生更多的创作时间;二、学生参与教学探究的面和点都可以扩大,在对花朵结构、形态、色彩的认识了解过程中,教师讲解部分可适当减少,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在教师引导下,充分让学生去体验和发现,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让学生对花儿有深入细致的认识了解,从而能够准确和细致地去进行表现。这节课在课前花了很多精力去准备,以后也会再把这节课多磨一磨,希望可以上的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