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上了一节科学认读课,感谢翟老师帮助我备课,也感谢丁校长、项老师和曹校长给我的金点子和建议。以下是关于这节课的一些思考。
《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古人也云“人生聪明识字始”。科学认读正是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在生活中自主识字,探索汉字的奥秘,并乐于表达,即印证了“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选定课题时,我想到孩子们特别爱看动画片,所以敲定了“我喜爱的卡通明星”为主题。课前,我也特地了解了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不禁感慨,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我们那会儿爱看的还是《海尔兄弟》、《足球小子》、《叮当猫》呢,如今却是《喜羊羊》、《熊出没》、《铠甲勇士》……我已经OUT了。于是,我对这些动画片以及卡通明星进行了恶补。
以下是教学片段以及我对这堂课的一些思考:
(片段一)
师:课前,小朋友们围绕“卡通明星”制作了剪贴。现在我们进行小组交流,谁愿意读读合作要求。(出示要求:小脑袋,靠靠近;你来指,我来看;你读词,我跟读;你提问,我回答。)
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开始!(师巡视指导,学生小组交流)
师:刚才我们的小组交流,大家按照要求合作,十分投入。老师注意到这两位同学,他们不仅读了剪贴本,还互相提问,真会学习,会思考。
(片段二)
师:学会分享,才能收获更多。现在我们进行大组汇报,谁愿意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生1:大家好,我喜欢的卡通明星有熊大、熊二、百变马丁、大白,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是百变马丁。请大家跟我读:百变马丁。我为什么喜欢百变马丁呢?因为他每天早晨起床都会变身,他可以变成小龙人、国王、外星人和超人。如果我是马丁,我要变成超人,因为超人可以保护地球。同学们,要是你们是百变马丁的话,你会变成什么呢?为什么呀?
生2:我想变成睡美人,因为睡美人很漂亮。
生1:(点评)看来你很爱美哦!
生3:我想变成神仙,因为神仙有法力,还能长生不老。
生4:我想变成厨师,因为可以烧很多好吃的菜。
生1:(点评)看来你很爱美食哦!
生5:我想变成坦克,因为坦克威力很大。
生1: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还有谁想为我补充?
生6:我会用“丁”字画小老头,这会很有趣哦!大家看起来都很期待的样子。现在拿起笔,跟我一起画。(生走到黑板前,边说边画,台下学生跟着画)一个丁老头,欠我两个蛋。我说三天还,他偏四天还,急得我团团转。转眼来到菜市场,三根小葱三毛三,一块大饼六毛六,最后一串糖葫芦七毛七。瞧,丁老头画好了,大家觉得有趣吗?回家可以教爸爸妈妈画一画,玩一玩哦!
师:瞧,汉字多有趣!用它还能作画呢!
(片段三)
师:小朋友们, 刚刚大家分享的内容可真丰富啊!现在老师要奖励你们玩一个汉字魔术。魔术的道具在哪儿呢?瞧,就是它。(出示“甲”字)
“甲”字这一竖啊,是根神奇棒!它能伸能缩,忽上忽下,还可以左右移动。咦,想想,它会变成哪些字呢?谁愿意做魔术师上来变魔术?
(生眼前一亮,情绪高涨,高举小手,上台演示)
生1:把竖缩缩短,变成了“田 ”。
生2:上面出头,变成“由”。
生3:上下都出头,变成“申”。
生4:把竖移到左边,变成“旧”。
生5:放在下面,变成“旦”。
生6:放到日里面,变成“目”。
生7:我和他们的都不一样,把竖折成三道,变成竖弯钩,这个字就是“电”。
生8:我和他们说的也不同,我把这个竖斜过来放在头上,变成了“白”。
生9:我把竖斜折一下,变成了“百”。
(台下的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一位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太好玩了!”)
师:汉字真奇妙,有时候一个笔画稍微变一变,就变成了另外一个字。我们一起读读魔术师们变出来的字。
(片段四)
游戏闯关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可真亮,真会发现,看来不久的将来我们班就可能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牛顿。现在,我们进入第三关—联想大王。看看屏幕上的字词,你联想到哪些词语、字谜、俗语、名言、古诗、故事……
出示:
生1:看到狗,我想到了我奶奶家有只狗,叫“旺财”。
生2:看到猪猪侠,我想到了有“侠”字的人都很厉害,比如蜘蛛侠、闪电侠。
师:你不仅会联想,还很会总结。
生3:我还想到了煎饼侠,他不断努力,最后终于成功了。
生4:看到了美羊羊,我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一首诗《敕勒歌》:风吹草动见牛羊。(领诵)
生5:看到花甲之年,我想到了说的是六十岁的老人。
生6:看到海洋,我想到了一望无边、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你真会联想,眼前仿佛都出现画面了。
生7:看到晶这个字,我想到了刚刚学的《春到梅花山》里面的一个词:晶莹透亮。
师:这是形容?
生(齐):梅花上的露珠。
生8:看到机器猫,我想到机器人,最近我看到新闻里说机器人和人类下棋,居然打赢了。
师:你真关注生活,消息很灵通哦。机器人阿尔法狗和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比赛,打败了李世石呢,真厉害!
…………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节课先聊这么多。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见到了许多卡通明星,认识了许多汉字,学到了很多知识,真是——快乐识字。
生(齐):聪明大脑。
思考:
一、小组合作:有方法。
一直以来,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小组合作,并非表面看到的热热闹闹那么简单,怎样才能避免流于形式,而达到预期的效果呢?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小组合作怎样才能秩序井然,发挥最大功效呢?我认为一切都依靠“得法”二字。小组合作有一定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这里,就需要老师充分地体现“教育的引导者”这一身份。在小组合作交流时,我出示了关于合作要求的小儿歌:小脑袋,靠靠近;你来指,我来看;你读词,我跟读;你提问,我回答。这短短的二十四个字,涵盖了合作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合作时,两人要靠近些,以便交流。要端正态度,集中注意力,手指、眼看、口读,还要勤学好问,热爱思考。
学生得到了方法上的指导,便有了交流的方向。我在巡视时,发现他们比平时更专注了,读得更加自信流利。有的小组在读完词后还互相提问,使得小组合作的思维含量大大提升。
二、大组汇报:说得上。
在教学中,切忌把课堂变成了少数人的舞台。但课堂时间又是有限的,那么,怎样在科学认读课的大组汇报模式中,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呢?经过思考,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生—生”互动。学生上台汇报学习成果,并与台下的学生互动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展示自己,还能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也收获成功的喜悦;不仅是学生教学生,还提高了难度,让更多的人有自己思维的空间和过程。
为此,在平时对学生的训练中,我特别注意学生之间互动的训练。例如学生朗读课文,读完之后会主动邀请其他学生来评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字,也会请大家评价;若是上台汇报学习成果,便更是会抛出些有趣的问题,让台下的小朋友思考回答。
这节课上,一位学生上台汇报后,便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百变马丁,你会变成什么?为什么?”这一个小小的话题,学生们都能说得上,更是说开去了。学生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高举小手,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要变成美丽的睡美人、有的要变成神通广大的神仙,还有的想变成坦克,大显威风……大组汇报,让课堂不再是几个人的小舞台,而是变成了全民参与的大舞台。学生们在识字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三、汉字游戏:玩得嗨。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语文的萌芽阶段,此时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发展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机。所以,在课堂上采取小游戏策略是行之有效的。
开展什么样的游戏才能达到高效有趣、开发学生思维的效果呢?我认为,一定要手脑并举,即所谓的“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汉字变变变”,把学生提到的“甲”字拆成了“日”和“丨”,并告诉学生这个“丨”是根神奇棒,只要稍微动一动它,就能变出其它字。随后,请生上台做魔术师,看能变出哪些字。本来进行了一大半、学生快要疲惫的课堂一下子恢复了生机,学生们开动脑筋,踊跃发言,思维的碰撞,散发出智慧的光芒。过不其然,他们的回答,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学生们兴奋地上台摆弄着神奇棒,不仅摆出了“田、由、申、旦、旧、目”这些字,还有一位同学把“丨”斜放,摆出“白”字,更是有两位学生把“丨”折了几道,变出了“电、百”。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真是让人惊叹!一个小小的汉字游戏,不仅带动了课堂气氛,更是将学生的思维推进一个新的高潮。游戏的过程,正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也体现了其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过程。汉字游戏,寓教于乐,效果甚好。学生不仅玩嗨了,还学到了,记牢了,真是一举多得。
四、思维拓展:想得广。
如果说语文是重要的文化载体,传承着人们方方面面的思想,那么汉字就是激发其载体功能的每一块基石。俗话说:早识字、早启智。汉字的习得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智力培养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大量识字能开启学生的智力之门,拓宽学生的思路。当学生们徜徉在思维的海洋里,沉浸在表达的欢乐中,他们的语文素养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升,审美情趣也获得一定的满足。而教师在这当中,需要做的就是适当地放手,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联想大王”的环节,出示了一屏字词,上面大部分内容是学生在课堂上说过、读过的。但这屏字词与以往的白底黑字不同,而是别出心裁,呈现了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字,给学生以感官的刺激,进而激发大脑的潜能。
我引导学生说说看到这些字词,你联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是完全开放的,学生们的思维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成了学习的主人,自然想得很广。有的联想到古诗,有的联想到自己的家庭,有的联想到动画片,有的联想到学过的课文,还有同学联想到了近期的火爆新闻……学生们敢于联想,并乐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整个课堂也变得轻松、愉悦、开放。
快乐识字,聪明大脑。当然,科学认读并不只是为识字,更是希望以识字为手段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何让科学认读更加实效高效,为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服务,为母语教学添砖加瓦,这还需要继续思考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