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课教学反思
译林版英语Grammar time板块在单元中的位置,它通常作为每个单元的第二课时教学,它既承接story time话题,进行简单复习的回顾,又能在逐层复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并且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改变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这节课的语法点其实很多,有主格和宾格的运用,还有情态动词should的用法。如何让学生将枯燥的语法学好,学以致用呢,下面简单谈一谈。
一、话题讨论,引出语法内容
《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要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教师应该在情境中感知语法知识,而不是突兀地将Grammar time板块表格直接呈现给学生。在本节课中老师首先围绕seeing the doctor这个话题,和学生在交谈中复习有关疾病的词汇,接着利用选择场景演一演的方式对story time进行复习,同时提拎出重点句型She has a…He has a …板书。老师没有自问自答,而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总结出如何询问,并及时板书What’s wrong with her/him?这些都为下面的语法教学做了自然铺垫和过渡。
二、双法结合,阐释语法概念
“双法”即演绎法和归纳法。演绎法教学是指教师先给出语法解释或语法规则,再让学生做一些专门针对这些语法点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语法点。而归纳法则与演绎法相反,是教师先提供一些语言的例子,然后通过指导他们进行观察,最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悟出其中的规则和道理。语法教学环节中,为增强理解记忆的效果,可在学生积累大量语言材料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点拨,让学生分析例句总结出语法规则。先运用归纳法,让学生自己观察课件中出示的句子She has…He has…中老师用红色框框标注出的提示he和she,her和him,然后请学生思考这些叫做什么词。接着不忘开发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你们还知道哪些主格和宾格”。并引导学生观察with后面的词的用法。最后老师不忘用演绎法总结了本单元的语法点,什么时候用主格,什么时候用宾格。使语法教学更加系统化。第二个语法点情态动词should的用法也是一样。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学生情态动词后面动词该用原型,而是让学生用should提问回答给出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去注意Should的用法。
三、游戏训练,激发语法趣味
语法板块教学应有目的地设计含有语法点的交际活动。借助各种媒体,语言动作介绍语法内容,增强语法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和真实可用性。游戏活动的设计使语法学习萌发出新的趣味,学生在游戏中感知语法,理解语法,寓教于乐,乐趣无穷。本节课中,首先老师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活动,让同桌根据被遮挡的图片上的内容猜测他们生了什么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就要运用到What’s wrong with her/him?及其答句She’He has…They have…揭晓答案后,老师进一步请同学们给出他们建议,He/She/They should…。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仅关注到学生的建议,并能关注到这个建议是否针对具体的病症,能给出合理化个性化建议。使得语言的真实运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接着陈老师结合Fun time的角色扮演,请同桌选一幅图演一演,并请同学思考运用更多的语言。如果在这个环节能够呈现出课文中Fun time的画面,或者把fun time中的那个判断的小游戏整合进来就更好了。
四、故事载体,提升语法功能
语法教学是语言作为一种运用的工具来学习的,它是以促进语言技能为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师在语法板块的教学中也可以结合话题、功能相关的语篇故事,创设完整情景,给予学生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巩固语法知识,更能发展其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这节课的最后,这节课以Mai Dou的一天为话题,呈现了一个新的语篇。此时语法的痕迹已经很淡了,更多的是在这个故事中,学生去理解、阅读、发挥想象续编故事的能力。最后以学生喜欢的表演形式结束。不过这个也是我们可以再讨论的环节。因为就上课时间来说,这节课用了近50分钟。所以在最后这个环节,我们是否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