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273
post:493273

严芳期初论文

  • 发布时间:2015-03-04 14:31
  • 作者:严芳
  • 点击量:

品社课的学习,从“趣”入手

前苏联心里和教育家赞可夫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但是在现在的应试教育下,我们发现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使学生感觉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兴趣,以至影响学习,集中体现在学生身上就表现为厌学。怎样在现有条件下,尽力去改变这种现状,促进教学教育工作的开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结合教学中的经验和自己的理解,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规范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   

品德与生活》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像《我和动物交朋友》等课,都是非常贴近生活的。通过对身边的事的回忆、讲自己和小动物的故事,通过积极参与老师精心设计的体验活动,学生们对爱护小动物,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他们的认识会达到更高的层面。   

二、联系时政的品德课是最鲜活的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欢是最主要的,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会让他们聚精会神,兴致勃勃。教师应投其所好。当教师的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神州5号、神州6号、嫦娥一号来,学生们都津津乐道;提起奥运会、提起2007抗击雪灾,他们都会娓娓道来,其兴致远远超过课上的一些内容。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课下的事搬到课堂来做呢?简略课本上的一些事例,利用鲜活的时事引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品德课的最佳途径之一。如讲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刘翔、姚明、杨利伟等新闻人物的靓丽人生等等,熟悉的事实让每个学生在讨论中感受的是真情实意。例如通过《人类的家园--地球》的学习,联系世界环保日、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等的设立的理由,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必须要保护好它、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并回家告诉家人告诉我们周围的人,告诉社会上的人怎样保护好地球。

三、诙谐幽默的品德课是最快乐的   

今天的课堂,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僵化模式,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学生也可以是导演更可以是演员,而且是这部戏的主角,师生合力上演的是一部轻喜剧。正如海菌兹·雷曼麦所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所以教师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到某公司应聘求职,主考人问他:你帮母亲洗过脚吗?大学生回答:没有。”“那你帮母亲洗一次脚再来吧。大学生出于完成任务,回家帮母亲洗脚,当他脱下母亲的袜子时,他内心震颤了,为了承担家务、教育孩子,母亲的一双脚历经风雨,已经变得那样粗糙、僵硬。当这个大学生再去公司时,他平静地说:即使你们不聘用我也没关系,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大学生最终成了这家公司的一员。一则小故事,一节课让沉重的话题变得轻松起来。当然,教师的语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就像精彩的台词,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起来。夸美纽斯说过: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语言就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理,把知识一道带进去。一个优秀的品德教师的语言就应像一个强大的磁场,紧紧地吸住着学生。大家都知道赵本山每年的春晚都拿大奖,那正是他的语言技巧。   

四、形式多样的课堂是最开心的   

经调查,88.2%的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活动课。活动课以多彩的课程内容,活泼的授课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我们的活动化、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活动课、情景剧的形式引入到课堂,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们不喜欢反复出现的老面孔,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使之不断更新呢?课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乐竞答挑战高手芝麻开门幸运52”“智力快车等电视节目形式,也可以用圆桌会议小学生辩论会开心家庭组合等比赛形式,还可以用小小法庭知识银行我来当老师”“今天我是班长模拟形式等等进行授课,还可以走出教室,走上田野、街头、工厂、社区等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小品表演中,学生可分角色表演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和尊重父母的种种表现,表演遵守交通规则中的正面和反面人物;表演如何礼貌待人、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班集体等等情景。在举行圆桌会议时,可改变原有的横平竖直的座位排列方式,让学生围坐在一起,教师就在学生当中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畅所欲言,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零距离互动平台;在小小法庭上,学生们用自己的理解审判那些不道德、不讲诚信、破坏环境、猎杀动物、审判那些因无钱到网吧上网而勒索他人钱财的人,他们可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诠释小学生的思想境界;走上街头当一次交警,走到田间第一回农民,走回家庭当一天家庭主妇我相信这样的课收效一定很大。老师们,参与是开心的,体验是开心的,成功更是开心的!这是小学生发出肺腑的感叹。   

五、学科整合的课是最喜欢的   

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需要我们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新课标非常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新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本身就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这是一大优势。根据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自然类课,像留住春天留住秋天时,可以让学生先找到的春天、秋天,怎样留住呢?可以画下来,拍下来;贴在墙上,夹在树里,记在日记里,留在心里。如在上夸春天夸秋天夸祖国时,就让学生写出赞美春天秋天祖国的词语及诗句进行比赛,唱出心中赞美之情;在上自尊、自负、自卑的区别时,就让学生演讲自己是怎样做的,应该怎样做;在学小学生该不该上网、压岁钱怎么花时,就让学生展开辩论等等。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课堂中适当地穿插一两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歌曲,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不觉得课堂枯燥无味,又达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我的家庭》时,可播放《吉祥三宝》、《母亲》、《让爱永驻我家》,会让人为之心动,产生共鸣;当讲到青藏高原时刻播放《青藏高原.》、《天路》《喜玛拉雅》等 。这样,学生可以调节一下课堂气氛,有些更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理解,对提高课堂效率起到推动作用。总之,自然巧妙地整合美术、数学、语文、艺术、法律、音乐等学科进行教学,使学生很喜欢我们的课。体验成功的品德课就像品尝一杯醇香的美酒、像聆听一首动听的歌曲、欣赏一幅精美的油画,使人仿佛进入了艺术的境地,它像快乐的轻喜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开心中受到教育。这是每一位品德教师应追求的最高境界。 陶行知先生早在40年代就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现在的小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再把他们看作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六、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   

结合时政的品德课是最鲜活的,诙谐幽默的品德课是最快乐的,形式多样的品德课是最开心的,学科整合的品德课是最喜欢的。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老师们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会使我们的课堂达到和谐高效。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高婷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