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三学,迎接新集体
许海雁
假期里接到领导的通知,说是这学期让我去一年级带一个新的班级。听到通知后,心情挺复杂的。一方面对于那些懂事能干的孩子挺舍不得的,另一方面也长舒了一口气:哈哈,班上的小调皮蛋们,拜拜喽!
但是转念一想,到了一年级就没有调皮蛋了吗?那么,面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们,究竟该怎么办呢?回避显然不是良策。
假期里认真学习了玄武区“新三学”的相关内容,想着也许会有办法的。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这样说:“一个国家其实就是一个放大的人,即国王。一个国家的国王应该由哲学王来担任,他不仅是一个智者,更是一个仁者,是智慧和德行修养都很高的‘哲学王’,他肩负着不断引导和教育他的子民向善的方向发展的使命。”其实,班集体和国家其实是差不多的,一个班集体也就是一个放大的班主任。
我们在学校里常常会开玩笑似的说,谁带出来的孩子像谁,班级孩子的脾气、性格、做事方法等,都和班主任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受到了班主任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我看来,所谓的“鬼点子”,其实就是在工作中采取的一些适当的、适宜的方法。我们常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如果孩子突然出现了比较过激的行为或想法,那么,其中很有可能是有原因的。而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做的不是用暴力去压制孩子,而是去了解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去知道事情发生的原因,这样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孩子,也就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了。其实这和大禹治水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一味地去“堵”,表面上是一时地解决了问题,但是日积月累下来,总有一天问题会爆发出来的,而且会爆发得更加激烈。反之,如果在平时出现小问题的时候就采用“疏”的态度,慢慢地把问题化解掉,那么,不仅避免了以后爆发的状况,还能够降低事件再次发生的概率。
孩子也是人,也需要别人的理解。有的大人会说,小孩子,懂什么啊,跟他们讲道理也没有用。其实不然。现代社会的孩子,思想是比较复杂的,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也是很丰富的,自然,他们会形成自己的想法、价值观等等,也许不够成熟,但是,在他们看来,那就是他们的想法。
其实,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只要我们充分地去了解孩子,那么,任何问题都是有解决的可能的,而且也许可以解决得很好很顺利。
现在再想想,一年级的小调皮蛋们,其实,你们再调皮也是有着你们的可爱之处的。我相信,也许你们在我的班级中可以成为非常优秀的学生,只要我用对了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