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半年,在和一(4)班的47名孩子相处中,他们给予我许多情感上的喜怒哀乐,也给予我许多教育教学中的感慨。看着孩子们一天天进步,我甚感欣慰,看着他们热心于班级事务,我倍感高兴。当然,他们也有很不乖的时候,他们之中也有很多爱吵闹爱打架的调皮鬼,倘若我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真想记录下每一个孩子每天让我动容的瞬间。
在新入学不久,我发现了班级中几个较为调皮和几个学习较慢的孩子,对他们的表现就尤为关注。小轩是其中一个很遵守纪律但很内向的孩子,他从不举手发言,从不和同学们讲话,也从来没有主动和我说过话,这孩子,性格还真是腼腆啊!而前两次测验也考得不是很理想,我想他是不是在学习方面有较大的困难,还是因为性格的原因导致没有将自己的实力发挥出来,又或者他还没有适应这样的小学生活。
开始学习汉语拼音了,班级中只有两名同学在学前没有完整学过汉语拼音,他是其中之一。但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汉语拼音的学习对他来说并不算很难,作业、书写都很不错,只是他依旧从不举手发言,也几乎不和同学们交流。看来,他的问题不是学习能力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了解到,他不敢大胆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和同学们交流,主要是因为他对自己不自信,不相信自己,便不敢去尝试,从而不能向前迈进,得不到发展和进步。因为,在一个多月以后的课堂上,我会看到他双眼满含老师请他回答问题的渴望,也会偶尔把小手颤颤举起一点可最终又放下,透过他的眼睛,我仿佛看到那颗跃跃欲试而又心惊胆颤的内心。每当这时候,我都会请他起来读一读字母,可是他紧张地站起来,其实会读的字母此时却仿佛变得很艰难,第一次站起来的时候,尽管在我的鼓励下,但他却始终没能读出来,我微笑地请他坐下,并说没关系,下次再勇敢一些!其实我的内心很讶异,班级里大概不会再有比他更害羞更腼腆的孩子吧!
别看一年级的小朋友因为无知所以无畏,很活泼大胆,但其实也有小部分孩子在开学之初并不能很快适应这样的集体生活,他们也会表现出害怕和不敢与人交流的心理。在课堂上当众回答问题也显得惴惴不安。小轩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极具代表性。对此,我和数学老师商量要用鼓励和赞扬消除他的害怕心理,帮助他建立起自信。于是接下来的课堂上,我尽可能的寻找他的闪光点,因为性格内向他很遵守纪律,我就从这一点出发大力表扬他,课堂上经常夸他坐得很端正,听课很安静,书写很工整很用心。数学老师也会时不时请他上台做示范,并且表扬他的进步。我也会有意无意请他帮忙发作业本,做一些小事情,并及时夸奖他很能干。慢慢地,他的双眼变得更加明亮与灵动,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逐渐变高,请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也能通过努力慢慢地说出来了,声音逐渐响亮,紧张感逐渐减弱。
在学期末的某一节课上,他主动举手好几次,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我心里为之一振,于是大大地表扬了他:“小轩同学是我们班级中积极回答问题进步最大的同学,他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热爱学习,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了,老师特别喜欢他,也很为他的进步而高兴。”说完这番话,我看到了小轩同学自豪的表情,后面的课他也听得格外认真。虽然他才7岁,但他也能体会到克服困难取得进步后获得的快乐,在后半学期的单元测试中,他的数学经常能考100分。语文也由起初的70几分提高到90几分,期末测试语文还考了100分。从起初我以为的“困难生“一跃而成为了“优秀生”。
后记:小轩只是我们班级中的一员,前面所描述的情况也仅仅是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之一,班级中47名孩子千差万别,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个广阔而微妙的世界。他是教学半年来我感受到的进步最大的一个孩子,他的进步不光是表现在学习成绩的提高,不仅仅是开始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而是通过老师的肯定和赞扬,进行了正确的自我评价,意识到了“我能行”,从而突破了自我防线,克服了心中那个畏惧表现、害怕失败的自我,变得积极、自信和勇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给予他的赞扬和肯定是一种精神力量,正如曹海永老师所说“精神,是学生自我生长的心灵之翼。”我想,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的鼓励和赞扬,同学的肯定和称赞恰好成为了他自我成长的心灵之翼,帮助他克服了心理障碍,战胜了自我。在这里,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成为了“根部的营养”,源源不断地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获得向上生长的力量,从而实现活泼泼地生长,自己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