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201
post:493201

郭静期初论文

  • 发布时间:2015-08-24 21:23
  • 作者:郭静
  • 点击量:


给他们一个启发,还我们一个惊喜

——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引导的重要性

Logo语言介绍】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的教学内容是Logo语言。什么是Logo语言呢?Logo语言是在1967年,由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西摩尔·帕伯特,专为孩子设计出的一种电脑语言。它非常种适合小学生学习,它采用儿童十分喜爱的积木拼图方式,通过海龟绘图来学习编制程序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才能。 Logo语言非常接近人类自然语言,它提供结构化程序设计,模块化的过程编程和调用,以及程序的递归调用;同时它所包含的参数、变量、带参过程等重要概念以及丰富的数据结构类型,生动的图形处理功能,为孩子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编程环境,为学习更高级的计算机语言打下了良好基础。

Logo语言进教材的背景】

1.程序设计是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2Logo程序设计教学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Logo语言这部分选修内容的教学基本条件都具备。

几届学生带教下来,我发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领。

案例一:

让我们来看看《画楼梯》一课,长方形的命令学生很容易理解,但是三角形学生画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于是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图1),如果小海龟要从左下角开始出发,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行走,如何能画出这一个三角形呢?我请学生上台移动小海龟,模拟它的行走。

一开始小海龟头向上,必须要做一件什么事?“小海龟向右转60度”,“30度”,“45度”,三种不同的答案,哪个是对的呢?这时依靠小海龟在黑板上行走,学生标出三角形内角是60度,所以在竖直方向的小海龟要画第一条线就要先右转9060=30度。这样一个难点攻破,我就让学生尝试画一个完整的等边三角形。巡视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学生画第二条边的时候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能够反应过来是转了18060=120度。

         

1

2


                                               

画楼梯这课的最后一个任务我让学生画书上实践园的梯形,有的同学很快就能完成任务,除了给他们加星,还可以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让先完成的同学在梯形上进行添加,使它成为另外一副图。这样进行了分层之后,能力薄弱的同学可以完成基础任务,能力强速度快的同学可以提高,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事实证明这一效果非常好,孩子们创意丰富,把梯形改成了房屋,中心对称图形,还有火车,等。当然,我不仅展示了学生的图形,还请他们讲解了如何进行的创作。这样一方面巩固了本课所学,加深对命令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让其他同学有所思考,拓展思维。

由于logo比较抽象,因此我觉得教师在教这一块时可以多多借助一些媒体手段,包括肢体语言。怎么能让小海龟听命令呢?你的小海龟够不够聪明呢?让我们把小海龟送回它的家吧!等等,这样,把逻辑的抽象的语句具体,生动,孩子的兴趣调动,自然乐于学习。

案例二:

从画蒲公英开始,学生使用repeat命令,经过画正多边形,他们对repeat命令已经比较熟悉了,本周开始画正五角星,但是孩子们不知道正五角星 的内角是多少度,因此我在课前用白纸上画了一个正☆,上课的时候我通过投影把正☆的五个角都剪下来进行旋转拼贴,学生们很容易发现五个角加起来正好是一百八十度。那么每个角就是一百八十除以五等于三十六度。通过课件演示小海龟到每个角上要转多少度呢?180180/5度。继而,联系上节课的repeat命令,学生就能尝试画出五角星了。这里提醒学生用/表示除以,除不尽的话计算机会自行计算。在尝试画出正七角星和正九角星后,和同学们得出画角度为奇数的正多角星的公式就迎刃而解了。

本周我还发现了一位同学的创新思维,在画书上这幅图时(图2),他说他可以直接用一条语句去画,我说“那你去尝试尝试”,其实,我不大相信他可以画出来。不一会儿,他告诉我,他画好了,我一看,五(4)班的乔展荣果然只用了一条语句:

REPEAT 5 [FD 50 REPEAT 5 [FD 50 RT 180-180/5]BK 50 RT 90]

随后,我请他解释了语句的意义,他说,每个五角星加旗杆就是一组,一共重复执行了4次,而每一次都是先前进50步,再画一个五角星,然后后退回母位,这样重复执行就能得到如上图形。因为他的积极探索,我在课堂上大力表扬了他爱思考,爱动脑的精神,全班同学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想,这就是孩子的努力,他的创造力真的不容我们小觑。

案例三:

这个星期的信息课又让我有更多的感慨,再一次发现了学生的强大。画五角星的时候我用了画正多边形的导入,请孩子画四个半圆, 有个学生展示时我发现了他用的是这样的语句:repeat 4[repeat 180[fd 1 rt 1] rt 180 ]。(图3)其他同学看了很是惊奇。我就请他讲解了为什么用这个语句一句话就能画出四个半圆呢?他说,因为每个半圆的语句是  repeat 180[fd 1 rt 1] ,而每次小海龟画完一个半圆都要转180度,重复四次,所以我就想到了再套一重循环。也就是repeat 4[repeat 180[fd 1 rt 1] rt 180 ]

当他讲解完毕,全班想起了热烈的掌声。我记得以前旧版的教材中有画风车一课,就是讲解repeat语句的嵌套,现在取消了,也许觉得难度较大。这次,看到学生自己能画的出来,我很是欣慰。6个班中,有两位同学自己用了repeat语句的嵌套来作图,一个五4班的乔展荣,他画四个五角星的风车这个实践园的内容,还有一位就是刚才上面所说的五6班的陈昱同。

 

 

4

3

 


课堂上还有一位同学提问,为什么我在家画五角星的时候,用repeat 5[fd 100 rt 180+180/5] 也能画出五角星呢?

此时,我请他上台示范。我们先用repeat 5[fd 100 rt 180-180/5] 画了一个五角星, 再用repeat 5[fd 100 rt 180+180/5] 又画了一个五角星。发现这两个五角星共用一条边,成为对称图形。于是,孩子们开始了讨论:因为第一个五角星是右转180-180/5=144,而第二个五角星是右转180+180/5=216,正好多转了72度,就是两个角。所以能够画出反方向的五角星(图4)。

 

【反思】

信息技术在小学开设不久,作为一门新兴课程,教师如何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就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本身。首先,我们要理解学生,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考虑课程需要,研究学生的实际需求。就如前文所说教师用一只实际做好的小海龟来模拟枯燥的语句,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其次,我们要支持学习,选择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组织和管理课堂活动与流程,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能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笔者就是在Logo的教学中让任务分层次,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让“小老师”带领学生,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再次,提升学力。以提升学生意义学习的水平,即提升新旧知识间的联结、内化、迁移和转换的水平,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具备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探索新发现的持久能力。在教授Logo时我就注意学生的创造力 ,并在适当的机会给孩子以展示,这样,就是鼓励优秀的作品,也对其他同学是一个促进。学生的整体水平也在提高。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孩子的创造力是非凡的。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为促进学习而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上一篇:章梅期初论文
下一篇:翟莉期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