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诸 蕾
【摘 要】 体态是教师自身形象的一个生动直观的窗口。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体态语有着提高小学生求知欲和学习英语兴趣的积极作用。正确、恰当地使用体态语,还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因此,教师应学会在英语课上适当地时宜地发挥体态语言的优势。
【关键词】 小学英语,英语课,体态语
随着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英语教学已发生了全新的转变。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提高,逐渐由传统的教师简单授课变向于兼顾兴趣的培养,并努力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性与积极性。这对我们小学英语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小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为有限,所以教师在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坎坷,所以我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老师们这样的困惑呢?经过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运用丰富易懂的肢体语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语言作为交流和沟通最直接的工具,有着它独特的魅力。这点不仅体现在语言的直接性上,更多的是在趣味性上。通过在语言表述过程中的神态,动作的变化,可以让听者更清晰的领会到你所表达的意思。所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使用语言来表述之外,不妨尝试借助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无声语言对学生加以教学暗示,有时可以收获到“无声胜有声”的优良教学效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声语言——“肢体语言”在起作用,即“体态语”(Body Language)。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布鲁斯曾对教师的体态语这样论述过:“体态语”对教师帮助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以便完成任务而言,不失为一种强有力的措施。”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肢体语言的应用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催化剂。那什么是肢体语言呢?
所谓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它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生动性,易懂性等特点。在乏味且重复的语言教学过程中,介由肢体语言来形成条件反射式的学习效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们在对话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手势来吸引另一个人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精神的集中度的缺乏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较大的问题。有很多学生就是因为无法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里集中自己的精神,才导致成绩的下降,既而又会使孩子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孩子确实比较好动,无法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有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性不够,缺少了必要的趣味性造成的。通过肢体语言,可以令学生们活动起来,学生看着老师生动活泼的表现,孩子们也就想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表现一下自己。
将思绪回归到书本及课堂教学中来,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的英语教材内容比较简单,单词、简短的对话、小文章和小故事是其基本的表现形式,这就为我们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及更好地在课堂中运用体态语打下了基础。下面,我简单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论一下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如何运用的。
一、在字母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聚焦于形
教师在字母教学时,如采用枯燥的领读、跟读的方式,不仅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磨灭,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用手势表示大小写字母,有时还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想象怎样用手势或者整个身体来表示字母,用身体动作来展示书写笔顺,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比如:教字母A的书写笔顺分四个动作;预备:身体成立正姿势1.伸出左手臂斜直举过头顶,2.身出右手臂斜直举过头顶与左手接触。3.右手斜直举不动,左手肘曲平举于右手肘处。或者将A字母的教学变为手势,即A就是为两个手叠起来。这样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尝试着,把单词变成一个个字母的组合。对于这种有趣的字母学习法,学生乐于接受,也乐于使用,记忆效果也会很深刻。
二、在单词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聚焦于意
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单词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单词教学与肢体语言结合起来。我们现行的教材中,大部分单词是可以用动作形象的表现出来的,例如一些动词词组:fly the kite(放风筝),play the piano(谈钢琴),play football(踢足球),教师就可以做出相应的动作。这些形象生动的动作,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官,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记忆效果。
又如eye这个单词,可用两只手握成圈,放在眼睛的位置。此刻ee两个字母可以设想为眼睛,y可以看成是鼻子。这样eye这个单词就很容易的转变为了眼睛。通过动作加语言的描述学生就会很容易记得这个单词。
另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4B第九单元的单词时,教师可以以一些形象的动作来表达人的生理状态,像scared、hot、cold这样的单词,教师可以分别做出害怕、擦汗、缩成一团的动作,这时你会发现有少部分孩子已经在模仿你的动作,嘴中念着单词,也做着害怕、擦汗、缩成一团这样的动作。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尤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肢体语言是很有作用的。它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对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所学的内容,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在语篇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聚焦于境
现行的小学英语教材中,简短的语篇内容是小学英语课程中重要的部分。虽然内容并不难,但对于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想要准确的读出句子,理解句子却又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我们在语篇教学中,穿插肢体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建立一个购买水果的场景。在对话中添加几种水果名,苹果(apple),香蕉(banana),西瓜(watermelon)等,在表述水果名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肢体语言来形容这些水果的样子,类似于苹果就是圆圆的有一小截杆子连在上面,香蕉就是长长的,而西瓜就是大大的。为了表述的方便,在比画香蕉和苹果的同时也可以加上颜色,“banana is yellow , apple is red and watermelon is green”因为孩子们都已经对这些水果有了感官上的认知,自然也就更容易理解yellow,green ,red 分别都是什么意思。
又如,我们设置了一个购物的场景,这会产生对于价格的商讨,这样对数字的表示就可以用手指,边说边比画。比如一根手指就是数字1.两根就是数字2.在成交后,双方的表情等等,也可以成为肢体语言的一部分。此时,教师可以适当的暂停情景剧的表演,中间对学生的一些动作的英文单词加以教学。类似于,微笑(smile),生气(angry),成交后的握手(handshake)等等。这样,在日后的生活过程中,当学生周围出现了类似的场景,学生会很容易的回想起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单词,这样也达到了在生活中随时复习英语的目的。
通过以上论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英语教师,应时刻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增加英语教学中的趣味性、生动性,让他们主动探索英语学习的奥秘,感悟英语学习的魅力。
总而言之,教学语言固然可以传递各种教学信息,但若没有肢体语言的配合,课堂教学就像操作机器一样冷漠死板,无疑这样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的教学,也不利于老师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的使用得当,不但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语言知识,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活跃性,带动学习气氛,更可以给孩子们提供表现自己的大好舞台,发现他们更多的才能,也必定会给英语课堂增亮添色,还孩子们一个灵动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彭飞.2010.浅谈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术研究学周刊.
任爱岐.2008.注重语言艺术 激发学习兴趣——浅谈艺术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
周陆晓,邓志琴.2008.提高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素养[J].小学英语教学设计.
李美能.2009.浅谈身势语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艺术[J].科教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