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952
post:492952

期初论文

  • 发布时间:2014-09-09 20:58
  • 作者:全敏
  • 点击量:

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方法的尝试

——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识字8》为例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识字8》属于特殊偏旁教学。教材中有一张偏旁演变图表、两行词串。课文通过“实物图——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清楚地揭示了汉字形与义之间的联系,学生借此可以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图中的鸟同时对应“鸟”字旁和“隹”字旁,说明同一个事物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

本课内容很简单,实际上识字课的内容都是很简单的。我们翻翻课本就知道,它的显性目标其实只有两个:第一,“我会读”,会读四个生字;第二,“我会写”,会写四个生字。这会读和会写的四个生字是统一的。识写统一有它的好处,搞太多的识写分离,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果在识字教学时,只是局限于显性目标的完成,那么,这样的课是很单薄的,孩子也没有兴趣。

课堂上,我尝试关注一些非常重要的隐性目标的落实,比如识字方法的指导。

 

教学片段一:

师:同学们,在自然界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鸟。有的鸟儿,天生有副好嗓子,,只要听到它们的叫声,就能让我们忘却烦恼;有的鸟儿,虽然没有甜美的歌喉,却长了一身漂亮的羽毛,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可还有一些鸟儿,既没有甜美的歌喉,也没有漂亮的羽毛,然而却为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你们想跟鸟类交朋友吗?

生:想。

师:看,它们来了,打个招呼吧!

生:乌鸦、杜鹃、海鸥。

师:昨天小朋友回家查了资料,认识了杜鹃,谁来介绍介绍它?

生:……

师: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二个朋友,它是谁啊?

生:海鸥。

师:为什么你想跟海鸥交朋友?

生:……

师:还有一位朋友叫乌鸦,你们了解它吗?

生:……

师:(大屏幕出现第一词串)看它们的名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鸦”“鹃”“鸥”这三个字都有“鸟”字旁。(偏旁标红)

师:所以我们知道带有“鸟”字旁的字一般都跟鸟有关。你还知道哪些鸟字旁的字?

 

教学片段二:

师:鸟儿们觉得小朋友这么热情真,又看到乌鸦、海鸥、杜鹃和你们成了好朋友,还有三只鸟可羡慕啦!也想跟你们做朋友,欢迎吗?

生:欢迎。

师:(大屏幕出示第二词串:麻雀、老雕、大雁)瞧,它们来啦!谁能用响亮又准确的声音来欢迎它们?

生:……

师:为什么把这三个词语放在一块儿呢?

生:因为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

师:你们发现了这个规律,真了不起!知道这个偏旁读什么吗?

生:……

师:通过请教不开口的老师——字典,我们不仅知道了隹的读音,还知道了它的意思。让我们再来好好认识认识这三种鸟类。

生:……

师:同是表示鸟,为什么有的用鸟字旁,有的用隹字旁。你们明白了吗?

生:隹字旁的字特指短尾巴的鸟。

师:更有意思的是,“鸟”和“隹”都是从鸟类象形演化而来的,表达同一个意思。隹字旁的朋友可多了,请小朋友用部首查字法查带隹字旁的字,然后读一读,写一写。

 

归类识字法是由教材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第一词串的归类识字,我采用的是归纳式识字,三个带“鸟”字旁的字,一个一个学完后,抽象集中,发现规律,这是由个别走向一般。第二词串的归类学习正好相反,采用的是演绎识字,先把“隹”字旁提出来,然后再把“隹”字旁落实到三个生字上面去,这是由一般走向个别。这个变化不是人为的,而是基于这两组词串本身的难度,以及学生识字的基础与接受能力。

学完“鸟”字旁后,我接着采用了联想识字法,孩子很自然地就联想到以前学过的那些带“鸟”字旁的字。还有比较识字法,拿“隹”字旁与“住”“佳”进行比较。这些方法的渗透、指导,虽然是隐性的,但对学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通过归类识字法、联想识字法、比较识字法,将教材和生活语境结合了起来。

下一篇:期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