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828
post:492828

乔晓丽期初论文

  • 发布时间:2013-09-13 21:39
  • 作者:乔晓丽
  • 点击量:

关于语文教师课堂话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教师话语(teacher talk)即教师课堂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组织和从事教学所使用的语言。教育中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教师话语来。因为教学对象是处在成长期和模仿期的小学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更具有特别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有效的话语是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低中高年级各选两位上相同内容骨干教师的语文课。本研究将低年级的两堂课分别记作“A1”和“A2”。中年级的两堂课记作“B1”和 “B2”。高年级的两堂课记作“C1”和“C2”。  

   本研究将教师话语作为研究语文课堂的切入点,结合我国香港中文大学的 AmyTsui 将教师话语分解为讲解、提问和反馈三部分的理论,结合实践进一步充实为导入过渡、知识讲解、提出要求、提问问题和评价反馈五部分。通过对低中高年级的骨干教师的录像课中不同话语的占用时间的研究发现各种话语应该所占的百分比。而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Jerome Segmour Bruner)的提问设计模式,即分为知识水平提问、理解水平提问、应用水平提问、分析水平提问、综合水平提问和评价水平提问。对应进行了各位骨干教师提问方式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对两堂实录的文字材料进行编码,然后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小学语文教师话语的有效性。表1-3主要体现低中高骨干教师各种话语所使用的时间及平均值在总话语中所占的比例。表4为不同年级老师所提问的不同种问题的个数。

二、研究结果

(一)关于各种话语的时间分析(分)

             表一 低年级骨干教师的各类话语占用的时间及平均值所占的百分比

 

导入过渡

知识讲解

提出要求

提问问题

评价反馈

A1

3’

15’

1’(10’)

1’(10’)

3’

A2

2’

12’

1’(14’)

1’(10’)

3’

average

2.5’

13.5’

1’

1’

3’

percent

12

64.3

5

5

14.3

                                                                     ( 括号内容为学生活动时间)

                      表二  中年级骨干教师的各类话语占用的时间及平均值所占的百分比

 

导入过渡

知识讲解

提出要求

提问问题

评价反馈

B1

2’

8’

1’(10’)

1’(15’)

4’

B2

2’

6’

1’(8’)

1’(18’)

5’

average

2’

7’

1’

1’

4.5’

percent

12.9

45.2

6.5

6.5

29

                                                                       (括号内容为学生活动时间)

                      表三 高年级骨干教师的各类话语占用的时间及平均值所占的百分比

 

导入过渡

知识讲解

提出要求

提问问题

评价反馈

C1

1’

5’

2’(5’)

2’(20’)

5’

C2

1’

6’

2’ (6’)

2’ (17’)

6’

average

1’

5.5’

2’

2’

5.5’

percent

6.3

34.4

12.5

12.5

34.4

                                                                 (括号内容为学生活动时间)

      从以上的表格,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方面内容:

     1、在所有话语中,无论哪个年级,知识的讲解都占据其中的重要部分。当然,在低年级其时间和比值都最高。随着年级的增长,知识讲解的时间缩短,而评价和反馈的时间却在增加。

    2、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自主活动的时间在不断增加。低年级主要表现在反复朗读上,中高年级主要表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及表达自己的见解等等。

   3、无论是哪个年级的老师,都特别在意孩子学习及发言的反馈,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

 

    (二)关于提问类型的分析(个)

 

A1

A2

B1

B2

C1

C2

知识水平提问

2

4

5

5

3

2

理解水平提问

5

4

10

12

5

5

应用水平提问

1

2

3

2

3

3

分析水平提问

1

2

2

3

综合水平提问

2

1

2

1

评价水平提问

1

1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对于低年级孩子,教师提问以知识性和理解性问题为主,但也是每课都有拓展问题。中年级开始提问一些需要思维分析的综合性问题。高年级则以需要综合思维的问题为主,让学生能就一件事情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研究给我们的启示

(一)要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外国有学者研究认为,教师的全新角色包括:组织者角色、交流者角色、激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职业角色、咨询者角色、伦理者角色、政治角色等。我国学者归纳出新课程中的教师有八大角色:“知识的传授者”(teacher)、“学习者”(learner)、“学习的引导者”(instructor)、“课程的研制者”(developer)、“教学的组织者”(organizer)、“团队的领导者”(leader)、“教育的研究者”(researcher)、和“文化的创造者”(innovator)。教师要成功担任这些角色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思想,要不停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有效地进行组织教学,巧妙地引导孩子的自主活动。

    内尔·诺丁斯曾说,课堂教学“真正重要的是给所有的孩子提供机会,使他们投入到某一些活动”,而这些机会就是给予他们独立思考、发现和创造的机会。这些骨干教师的课堂是真正的对话型课堂,是由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展开的。学生能够真正参与、主动建构和思考质疑,从而在获取教师启发的同时也给予教师以启发。因此,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引导其主动探索、怀疑和批判,让师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孩子来说十分必要!

(三)教师要关注评价语对孩子的指导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呼唤赏识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更要做一个先锋的作用。赏识是对学生行为的肯定、鼓励,它有利于唤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完成优良行为的愿望,激励学生的进取心、荣誉感给学生增添信心。当然,作为老师,评价语更应该就学生的回答予以提升和补充。对于出错的学生,教师语言要做到既能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又能虚心、愉快地接受。老师的评价语还要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提升自己的想法,要评价的有深度!

(四)要注意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

    每课中的每个环节的时间比例应基本做到心中有数。前后的时间不能超过两分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只有 40 分钟的时间,如何充分利用这 40 分钟的时间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对新授课的课堂教学来说,教师要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教师话语,以避免课尾仓促现象的发生,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有效教学。当然,这也是对孩子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