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812
post:492812

于江 期初论文

  • 发布时间:2015-03-02 15:32
  • 作者:于江
  • 点击量:

教育不是科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于江

 

     我说教育不是科学。着实是有感于改来改去改不完的“教改”,像我辈这般跑龙套的甲乙兵丁,跟随着城头变换大王旗,疲于奔命,辛辛苦苦十来年,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科学是什么?不好说。但退一步看,凡是可称为是科学的,则必然符合两个基本条件:1、可异地异时再现。2、可证伪。

     什么是“可异地异时再现”呢?我借用小说《三体·地球往事》中一个例子。假如你身在一处台球厅,球桌上只剩下最后的两个球,一个黑8,一个白球。黑8在洞口边上,白球就在旁边,两球与洞口在一条直线上,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情形,你可以轻松将黑8送进洞里,在物理学上,你之所以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可以用牛顿三大定律来解释。

     接下来,其它条件不变,球桌顺时针转动90度,还是方才的情形,你依旧可以轻松完成。如是再转动90度,90度,又90度,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球桌的方向已经不同了,而且每一次发生的时间也不同了,这便是“异地异时再现”。因为如此,牛顿三大定律才是科学的。

     那么,教育呢?全国各地各种教学新方式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又像是秋天的土豆,只要肯刨,总会有的。但这些所谓的新方式最后都成为了特色,什么是特色?特色的意思就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又或者就是一挪就死。如果非要强调学生不同,环境不同,所以,结果才不同,这便是抬杠了。试想,如果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扔下轻重两个铁球出现一种结果,到开封铁塔上扔,结果就不一样了,然后,老人家就怪开封铁塔不够歪,围观群众乱起哄,那么,伽利略的理论就不能算是科学的了。

什么是“可证伪”呢?这是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著作《猜想与反驳》中提出的概念。波普尔认为判断理论(命题)是否科学的标准是:Falsifiability(经常被译成“可证伪性”)。指从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解释、预见)在逻辑上或原则上要有与一个或一组观察陈述发生冲突或抵触的可能。

举个例子。比如,我提出一种理论,即“努力会让你成功,如果你没成功,则说明你没有努力。”我的这个理论实际上就不科学的。因为它无法证伪。而偏偏教育却存在着大量这种伪科学理论,如采用某种学习方式,则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会提高,而如果没有出现这样结果,则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采用这种方式或采用的还不够或执教者没有组织好。由于这样的理论逻辑上是闭合的,不能证伪,所以,也就根本没有反驳的余地了。

综上所述,虽然论证不充分,但仅仅如此,“教育是科学。”的依据已经不充分了。
 

有趣的是,尽管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教育问题数不胜数,而且解决之道乏善可陈,但“教育科学”的牌子却仍旧是铮明瓦亮,大家自觉与不自觉地竭力维护它,甚至南师大学院设置里堂而皇之地存在着“教育科学学院”,而美国哈佛大学同样的学院却不这么称呼。(如下图)这是为什么呢?


一、社会成本问题。“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本身已经不值一驳了。不过,它在另一个方面却道出了一个事实。即民众望子成龙,继而改善生活处境的期许巨大,巨大到可以让人扭曲现实的地步。就如同面对身患绝症的病人,医生告诉他有办法总比说没办法要好吧。现实是没有包治百病的良医,也没有包教包会的名师,但这层窗户纸就是不能捅破,否者便只有绝望了。所以,教师与医生,一个管生活,一个管生死,不管我们认不认可,我们都已成为社会矛盾的发泄口。这一点,常看看“社会新闻”就可以见一二了。

二、杀身成仁的痛。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顶级的厨师喜欢大家称呼他为艺术家,而讨厌“厨子”二字。有谁会傻到自降身份,自砸饭碗呢。“教育科学”重在“科学”二字,道理亦然。

 

教育就目前看来,虽然还远不可称之为科学。但以后呢?是否存在着这样的可能性呢?也许吧。不妨,我们来列一个公式看看。

如果:

设ED为一个人的最终受教育程度。(ED不可能为负数,最多停滞不前。)

设a为此人的遗传素质。

设b为家庭环境因素。

设c为所处人文大环境因素。

设d为班级人际关系因素。

设e为任课教师因素。

设f为当事人自身心理发展因素。(如早恋,厌学等)

设g为身体健康因素。(如疾病)

设h为教育政策变动因素。(如中高考考试方案,各省分数线)

设i为国家宏观状态因素。(如战争,经济危机等)

设j为食品因素。(如三聚氰胺,病毒,微生物)

设k为偶发事件因素。(如出门摔一跤,摔出脑震荡等。)

……(可能还有)

则:

   ED=abcdefghijk……

看看吧,一个人最终的受教育程度与众多因素相关,而这些因素之间又互相关联,更重要的是,这么多参数无法量化。张三早上吃了一个汉堡,李四早上吃了一张馅饼,他们之间如何比较?

所以,教育是无法总结概括的,也是无法量化的,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最佳教育方式都是不同的,如此,也就不能说任何一种教育方式是唯一科学的真理。所以,教育不是科学。

那么,教育到底是什么呢?也许,它只是一种混沌着的经验,即以过往之经验来解释现在,推测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但“黑天鹅事件”与“墨菲定律”又将证明,这种推测与电视里的股市推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伪科学。

下一篇:周艳期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