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696
post:492696

解读“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

  • 发布时间:2012-09-11 16:43
  • 作者:李霞
  • 点击量:

解读“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

有一种文学现象叫做“欲语还休”,也就是当夸奖某一事物时,会说“说不出有多么好看”“难以言喻的美”“语言无法形容”……,即使是小学语文书中,也是屡见不鲜,如苏教版语文第12册《广玉兰》一课,说到广玉兰花的花瓣的颜色和质感时,作者写道:“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说它纯白吧,又似乎有一种淡淡的青绿色渗透出来;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内涵的。”

为了能让高年级的孩子对这样的表现手法有更深刻的认识,我这样设计教学,意图诠释这种“欲语还休”。片段一:

师:广玉兰的洁净、高雅是需要我们用心来意会的,想想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来写花瓣的洁净高雅的?

生:颜色和质感。

师:那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色彩吧 ,谁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师:那它的质感呢?

你们注意到这个词语“玉琢冰雕”给了你们什么感觉?

生:细腻有光泽,晶莹洁净。

师:“玉琢冰雕”给人的感觉虽美,但美中带硬。广玉兰的质感有没有这样的遗憾?

生:没有,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

师:你从文章的那个词语看出?

生:柔韧而有弹性。

师:这广玉兰花不光晶莹透亮,而且细腻柔软,真是与众不同啊。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广玉兰花瓣的确美,无论是色彩还是质感,都是那么洁净高雅,作者说“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其实就是在形容——,但广玉兰花瓣的美,又怎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呢?怪不得作者感叹道(引读)——总之(引读)——

师:谁愿意用朗读来表达你的这份喜爱。配乐朗读。

本来以为平铺直叙、水到渠成的教学,却是应者寥寥,尤其是当我激情澎湃地说道“总之”这句话时,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曲高和寡”,“阳春白雪”。当我质疑学生为什么不能达到这种欣赏的境界时,我突然发现,我更改质疑的是:为什么学生就一定会达到这种欣赏的境界呢?只因为他们是我课堂实施的构成部分吗?其实我根本就没有站在他们的理解、欣赏能力的前提下、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而设想过:怎样让孩子也能充分地体验这种广玉兰的形象美与语言美的融合?于是反思后,我做了新的一轮尝试。片段二:

师:谁来说说作者具体从哪些方面描绘了广玉兰的洁白高雅?

1:作者写了它的色彩,洁白中透着一丝青绿色!

2:作者还向我们描绘出了它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板书:色、质)

师:你想亲自摸一摸花瓣,亲自感受它的质感吗?

(出示广玉兰的花瓣和玉的图片)

师:同学们,通过你的观察和感受,你觉得作者的描绘准确吗?

1:我觉得挺准的,它的颜色乍看是白色的,可仔细看就能看出一些绿色!作者观察真仔细!

2:花瓣的颜色看起来也很雅,就像高雅的玉一样,很有观赏性!而且,他们都是洁净的没有瑕疵的!

师:那他们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生:有!摸起来一个是硬的,一个是软的.

师:是啊,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花瓣的质感!广玉兰的花瓣有着玉琢冰雕的洁净高雅,却也有着它所不及的韧性,这正是它的独特所在!

师:作者说“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花瓣的颜色与质感,我想挑战一下作者:我这里有几幅广玉兰的图片,欣赏完以后,看看你能用上几个词来形容广玉兰的色彩与质感?

前后四个交流一下你们的词语,派个代表总结一下。

师:你们想到了几个?(选最多的一个说)

生:冰清玉洁、润泽饱满、蕊寒香冷、晶莹剔透……

师:你觉得自己把广玉兰的颜色、质感、独特性说准确、说充分了吗?

生:很难。冰清玉洁只能显示其风度却不能显现其柔韧,润泽饱满显示了花瓣的厚度却不能显现其高雅洁净的一面……

师:是呀,无论多美的词我们都觉得词不达意,表达不了广玉兰在我们心目中的洁净、高雅(板书),怪不得作者说(引读)---------,总之(引读)----------

    至今都难以忘记孩子们在与作者PK谁的用词最能表现广玉兰花瓣的颜色与质感时,孩子们的群策群力、文采飞扬,在比较作者与自己的用词时的诚恳地公正与客观,在捕捉花瓣颜色和质感时的细微的洞察力,最后换来的是孩子对广玉兰由衷的赞美,对作者表达技巧的心悦诚服,这一刻,仿佛从文字的千山万水中走来,没一个孩子的心理都沉淀着深深的认同感: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