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457
post:492457

吕芳期初论文

  • 发布时间:2015-03-03 15:49
  • 作者:吕芳
  • 点击量:

美术游戏“开火车”

                     ——小学美术课堂范画游戏呈现方式的研究

  

一、案例背景: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学会创意思维,远比教会他们技能要重要。而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学范画作品的呈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不同的作品呈现时机与方式的设计,可以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起到很大的影响。究竟怎样的作品呈现才能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呢?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就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游戏活动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并提供成长的辅助。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把知识合理地融入各种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无意识的运用习得知识,接触新授知识,将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运用知识,主动探索。为了避免游戏流于形式,在设计游戏时要注重游戏的趣味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以鼓励性为主对学生进行教学。 

    在美术教学设计中,我围绕自己“范画作品呈现方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主题,设计了一个贯穿教学的主题游戏:为机器人设计一个宝宝。在作品呈现的方式上,我尝试改变以往的统一教师示范或者欣赏书上范画的方式,而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和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开火车”这种游戏方式,由传统的教师演示转变成了学生的自由感悟与发挥,这样的新尝试让我在实际操作后体会颇多。

二、案例片段:

游戏内容:开火车

游戏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熟悉利用基本形的组合创造形象的方法和过程。

    2.通过活动训练学生对主题画面的整体构架能力和根据主题的想象力。

    3.通过学生自己观察组内成员的表现决定自己的绘画内容,最终形成完整、有美感的绘画作品,渗透合作意识。

游戏重、难点:

    熟练运用基本形进行组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渗透创作的合作意识,找寻获胜的方法。

游戏材料:

教师准备基本形彩色纸片(背胶)若干、作业纸。

学生分好六人一小组、准备绘画工具。

适合时段:

配合二年级美术课《我的机器人伙伴》。

游戏过程:

一、热身游戏:找不同。

师:今天呀,老师要带领大家去一个新奇的王国。走,和我去看看!师:播放《机器人历险记》片段。

师:在这个王国中,你们发现了哪些和我们的世界不同的地方?

生:......  

【设计意图:通过找不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关注机器人的不同造型,使学生对本课的表现主题有一个大致的印象。通过新奇有趣的视觉小游戏,调动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并充分利用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理,拓宽学生想像与创造的思维空间。

二、主体游戏:开火车。

1.规则制定

师:机器人妈妈想要一个宝宝,你们想来帮帮她,为她设计一个机器人宝宝吗?

生:......

师:今天我们就进行一个游戏,看看谁设计出的机器人最棒!

师:游戏规则

?6人一小组集体参赛。

?游戏用“开火车”形式进行,按照座位顺序依次画画,第一个人必须用教师提供的基本形粘贴,其余用绘画工具表现,不能移动或擦除别人的画,已经画过的不能重复参与。

?除了形状、涂色,还可以自由想象,添加文字、背景、道具等等。

④小组限时20分钟完成。

2.游戏开展

3.游戏总结

师:能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吗?

师:你遇到了怎样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师:如果让你对其他组员说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个小组都完成并呈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创意作品,根据不同的外形设计,每个小组还介绍了自己机器人的不同功能、用途,甚至为机器人宝宝未来要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设计好了,这样的作品让人为之惊叹学生新奇的创意思维。教师围绕这几组作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让学生在这样游戏的带动下,自我创作环节都能设计出完整、有趣、充满创意的作品来。

【设计意图:体验感悟的教学环节中,围绕为机器人妈妈设计一个宝宝的游戏主题,尝试改变以往的教师示范或者欣赏书上范画的方式,而是直接由学生开火车进行范画作品的游戏设计。针对如何去设计一个新奇有趣造型的机器人,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的作品,将新奇的创意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构思,要勇于打破常规,自由地创作和表现。在创作中关注小组合作,学会理解、感受他人的设计意图,并和自己的构思进行融合,学会从整体的角度宏观的调整个人的表现。

三、案例反思

1.每个同学都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游戏活动中兴致勃勃地学习。游戏教学,不是靠老师出色的教,而是靠学生自主的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游戏活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熟练了技能。教师的工作更加高效,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2.学生范画更加容易引起学生之间的共鸣。对与大部分的学生而言,教师和书本上的范画往往是非常漂亮但高不可攀的,他们的水平不可能达到那样的高度,往往在画之前就先收到了打击,于是不敢自己去创造,干脆选择临摹。而同班同学的范画就不是这样了,在课堂上我观察到没有画的学生常常会仔细去观察前面同学的作品,而且有意识的和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再去进行融合,然后继续完善本组的画面。这样的范画过程比教师和书本上的更加鲜活和有激励的意义,让他们从自己同龄人的身上去丰富自己的创意,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3.使教师更直观、迅速的掌握学生绘画水平。学生范画能直观的体现出他们这个年龄与班级的优缺点。经常在同样的年级进行授课,就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每一届的学生能力总有高低和偏向。而在上课之前,教师对于这种细微的差异是不能完整的把握的,因为这个班级也许擅长创意,也许擅长制作,而等到真正看到学生作品,教师再去做一个总体的调整,那也一定是画了一部分之后的挽回之笔了。但是这次让学生先做范画,我发现,可以直接从作品中发现学生的特点,并且立刻对自己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调整。比如这次班级的学生在创意上都很好,但是问题在于构图的线条和比例上,我立刻就可以进行指导,这样学生在作业时就避免了先走弯路的过程,优化了课堂上练习的效果和时间。

    4.能让学生学会合作,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化。在使用教育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合作游戏通常存在争执,学会如何在争执中舍与得,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沟通性、社会性,而如果在争执中失败,学生更要学会如何面对自己的失败,换一个角度去实现自己的想法。这节课对于我的触动比较大的正是学生自身的表现。在确定这种游戏方法之前我还是有一些顾虑的:如果学生的表现不尽人意,比如产生争执、放弃参与、排挤他人......势必对课堂教学产生一种反效果。但是实际上学生们的表现是理解、宽容的,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协商去解决不同的观点,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这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展现自己,教师也可以更加轻松的面对课堂教学和学生。尤其是对于在组内起到领导作用的学生而言,这是一次展现自我与肯定自我的过程。相信不管过了多久,也许他们不再记得当初的这样一节课,但是这种勇于展现自我和共同合作的意识一定会对他们未来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下一篇:程畛畛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