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078
post:492078

构建良好的支持学习的氛围基于新三学课堂

  • 发布时间:2015-08-30 15:32
  • 作者:邱桂华
  • 点击量:

构建良好的支持学习的氛围

     基于新三学课堂”

“新三学”课堂研究的是“学”,但着眼点仍然是“教”,“支持学习”的基础是理解学生,但理解学生并不意味一定能支持学习,是教师通过教的优化而引发学生深度的“学”,“支持学习”着力提升的是课堂上教师服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能力。对电脑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个软件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一个全面支持的运行环境。学生不能自学,或学而低效,甚至无效,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没有一个全面支持学习的环境。怎样构建全面支持学习的氛围呢?可从以下几方面构建:

一、调适主体心理氛围

良好的主体心理是学习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调适主体心理氛围至少要抓三点:

1.调整背景知识。一个人学习新的知识总是以已有知识为背景的,没有适当的背景知识,或缺少必要的感性经验,就很难理解文字表达的意思。在学习某一新知之前,要全面了解学生已有背景知识的情况,并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补充必要的背景知识。二是调整已有知识结构,使之更合理,更具开放性和接纳性,如在学新的说明文单元前,让学生对已有的说明文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整理的知识,既包括陈述性知识,即有关事实性或资料性知识,又包括程序性知识,指按一定程序理解操作,从而导致结果的知识。这样,学生就能“知其所以”,“行其所宜”了。

2消除心理障碍。在学习活动中,知、情、意、行,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当这种相互“碰撞”无法统一时,便产生了学习心理障碍。教学中,一旦发现学生有某一种心理障碍,教师应采取心理咨询、行为矫正等多种方法予以消解。

3.调适当前心态。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放松的警觉状态”是学习之“门”,半开或紧闭,学习则无法畅通行进;“门”大开之时,学习春合跳、呼吸频率和脑波流畅而同步,身体是放松的,头脑注意力集中并准备接收新的信息。当学习者进人“门”后,要通过让他们想象学习目标,发现学习问题,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保证学习者长久地处于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二、优组现实学习场景

学习的场所是学生学习的现实时空的集合体。这个“集合体”不只限于教室,它可以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适合学习的时空,它也不只限于学习资料、学习工具等,它还包括人、教师、学生及其他人。正所谓“把整个世界作为学习的课堂”。在优组学习场景时,特别注意三点:

1.有明确的学习主题。在组建学习场所时,要根据学习主题来统筹安排

根据学习的内容创设场所。在这样的场所里,学生怎能不潜心研讨和学习?

2.注重协调各因素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学习场所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物、人和事组成的小小世界。我们不但要协调好事与物的关系,使之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更要协调好人与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学习创建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因为良好的人际环境是学生轻松、愉快学习的前提和保证。

3.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是优组学习场所最容易忽视的问题。现在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室,学生的课桌一排排整整齐齐的排列着,教师的讲台独立于前,俨然一副“我讲你听”的架式,怎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一定要根据学习内容和主体活动的情况随时调整学习场所,使之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活动。同时,拓宽思路,把课堂设在大自然及其它社区中。如教《鼎湖山听泉》,就可让学生坐在水池边,一边看垂柳,一边学课文,这不更好吗?

三、营建信息资源氛围

良好的信息资源是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如今,信息时代已经到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资源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因此,营建起供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环境迫在眉睫。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经济状况。我们一是要优化传统资源传递方式,如校校建立小小图书馆,班班建立图书角,让学生多读精选图书,尤其提倡师生齐动手,建立起自己的学习资料库,如收集当地文人、本校学生书法、美术和文学作品建地方文库;二是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多媒体网络,从校园网到本地网,再到互联网,步步走向世界,并引进多种适合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料软件,让学生能在这个计算机设计的世界中去遨游。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学定教” 学生为中心我们通过构建学习氛围,希望能在促进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上有进一步的推动:要进一步强化“为促进学习而教”的理念,不仅研究教材,更要研究学生;不仅关注知识增长,更要关注能力发展;不仅考虑便于教的策略,更要考虑为支持不同学生学的历程而教的策略;不仅要聚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更要整体研究学科课程的核心概念、知识体系和育人价值。

上一篇:刘飞期初论文